領導干部兼職問題早不是什么新聞,而是一直纏繞著領導干部純潔性的詬病。 對于這樣一類“多頭兼職型”違紀違法行為,社會各界當然也會反響強烈,因為人們看到的是國家公職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敢于違規違法問題的嚴重性。當然企業有著自己的屬性,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個私企業,只要沒有壟斷之實,企業都是要參與市場競爭的。但這種競爭需要一個公平的環境,這個環境就是絕對的市場化。如果,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的話,這勢必會打破了這種公平、競爭的和諧。比如兩家同樣的企業,他們的水平也是相當的,在承攬工程、承接業務的時候,有黨員干部兼職的企業和沒有黨員干部兼職的企業,能不能享受一樣的公平競爭?顯然,有領導干部兼職的企業會更勝一籌。因為在政策的享受上,在承攬國家工程的時候,在承接政府業務的時候,都會因為有無領導干部兼職而出現“你我有別”的問題,致使無法保證企業之間的競爭公平性。有的企業之所以讓領導干部加盟,他們看重的除了他們手中的權力,看重的是得到權力的照顧之外,他們也還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借助一下領導干部的“光亮”。這種“光亮”會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即使兼職的領導干部沉默不語,也會有很多部門因為畏懼領導干部的權力,而在政策的執行中放寬標準。再如在企業兼職的是一位級別較高的當地領導的話,試問當地的工商、質檢、衛生等等職能部門還會不會大膽的執法?這不是給兼職的黨政領導找麻煩嗎?這會造在百姓心中留下“官商勾結”的陰影,影響了政府的形象。所以讓這種貌似“合法”的潛規則得不到很好的規制,而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定得不到懲罰落實,才是產生領導干部兼職問題越演越烈的主要原因。如果讓市場的歸市場,讓企業的歸企業,讓政府的歸政府,各施其職才,那將會是和諧的社會大機器。 就像習總書記說的那樣,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州法制辦 曲豐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