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就像一個現有體制下被嬌寵的孩子,猶如計劃生育政策下的獨生子女,在父母的呵護下,擁有無與倫比的特權和優越感,全家人的愛都毫無原則的傾注在孩子身上。 新一屆的中央政府成立以來,加大對國企的反腐力度,多名國企高管身陷囹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講話中指出,今后要逐步規范國有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實現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監督有效,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要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除了國家規定的履職待遇和符合財務制度規定標準的業務支出外,國有企業負責人沒有其他的“職務消費”,按照職務設置消費定額并量化到個人的做法必須堅決根除。以上舉措無疑是一個嚴父發現嬌寵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的道理,從而通過一系列的規范性措施讓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 他讓孩子懂得。做人應該知道感恩和回報,做人要心存一顆感恩的心,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懂得感恩,人就會有強烈的責任感,就會有勇于負責的精神。當我們在沐浴別人愛的春風時,應該懂得回饋別人感恩的雨露,不能只享受權力而不知道履行責任。 他讓孩子懂得。家里所有的資源和財富,是全家人共有的,只有通過家人的共同努力,你才能有無窮無盡的資源可以使用,你不能獨自毫無節制的揮霍家中的財富,而無所顧忌家人的感受,要學會充分考慮別人的感受,知道與他人共享勞動成果,是創造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孝敬父母與家人共享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 他讓孩子懂得。過度嬌慣的孩子,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一個衣、食、住、行都由父母放縱滿足的孩子,只能培養起驕奢淫逸,毫無節制、為所欲為的性格,在優越的環境下生存的孩子,如果沒有父母的嚴格管教最終會走向犯罪的道路。 他讓孩子懂得。艱苦樸素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家長毫無原則的放寬對孩子的經濟需求,只能一步步助長孩子的物質欲望,有限度的規范孩子的經濟支出,才能讓其知道節儉的美德和財富的來之不易,知道你過多的消耗資源意味著別人就要少占資源,知道崽賣爺田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維西縣教育局?趙永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