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一再強調:“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歷史任務”。 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不但是從保持黨的先進性以鞏固執政地位,更好地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的利益,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政治目標著眼,也是從腐敗行為會按照從小到大、從輕到重、從量變到質變滋生蔓延的規律出發。既是人民群眾對執政者的要求,也是為民執政的宗旨內容;既是黨的事業和國家建設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公職人員完善道德修養的必要實踐。 對腐敗的零容忍是不可逾越的社會底線,盡管社會對腐敗的零容忍本身并不會有效減輕腐敗行為。然而,當前這些觀點和聲音盡管帶有尊重現實理性的“務實”色彩,但卻渲染著一種對現實的妥協,且這種妥協無形中封堵了反腐倡廉的關鍵通道。如把反腐曲解為探尋民眾可容忍底線,無疑是對腐敗的縱容,因為民眾對腐敗的底線是零容忍。 零容忍腐敗對個人而言,可以真正發揮懲前毖后、警示教育的作用,使人心生戒懼,引起警惕。久而久之,人們會養成廉潔自律的習慣,使貪者因畏懼而在腐敗面前怯步,使廉者得到支持而更勇敢地堅持廉潔,從而使每名公務人員都長保道德安全和生存安康。 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培育廉政文化,從源頭上預防腐敗行為的發生。這是政治和社會文明的大勢所趨,但任重道遠,需要全黨和全社會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維西縣衛生局 楊云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