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是黨員干部的宗旨,權力只能取之于民、必須用之于民。將權力回歸人民才能將群眾放在主位,才能使權力作為造福群眾的重要手段。 牢記宗旨,把群眾當親人。一些領導干部執政過程中常常存在錯誤的政績觀,導致勞民傷財,根源在于其宗旨意識不強,沒有把群眾的福祉當作自己的責任,一味以權力謀求自身發展。《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一個好的領導干部應該像愛護子女一樣愛護百姓,即“愛民如子”,當百姓的權利受到傷害時,官員理應加以維護,即“為民做主”。正確使用權力,不把權力作為謀私手段,最大限度的使用權力造福群眾,才能達到權力回歸人民的初衷。 尊重群眾,規范使用權力。習近平在參加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時指出,涉及基層群眾的事情,要在基層群眾中廣泛商量。涉及群眾的事讓群眾知曉、群眾做主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群眾有權決定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這是對群眾的尊重,也是群眾應有的權利。讓群眾參與,可以督促領導干部規范使用權力,使公權力得到有效監督,從而推動權力用之于民。 不管是以權謀私還是手握權力不作為都是對群眾權利的一種侵害。規范使用權力,出于公心使用權力才是領導干部使用權力的正確做法。(中共維西縣委黨史研究室?和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