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合作股份之益 當下,機關干部忙著跑基層,群眾田間地頭齊勞作,黨群干群共商發展之策,一個個特色專業合作社在“貧瘠”的土地上立足生根、開花結果。群眾看在眼里、忙在手間、甜在心頭。合作股份帶來的益處,筆者認為合作股份凸顯出的是“轉變”二字,傳遞出的是“改革發展”之力。 機關“轉變”幫扶方式。以往機關單位對掛鉤聯系村的幫扶大部分以給予救災衣物、糧食、慰問金為主,年年必送的救災物資卻未有效的“根治”幫扶村貧困“病垢”。“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經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的洗禮,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正逐步轉變,與群眾的感情越加深厚,為群眾謀利益的思路更加開闊。機關單位黨員干部主動深入基層“把脈號診”,查找病因、對癥下藥,積極轉變幫扶方式方法,發揮特長,明確試驗地、責任田,教授群眾致富的方法本領,為農村產業發展提供財力、人力、物力“三力”支持,夯實了農村集體經濟基礎。 農村“轉變”發展理念。刀耕火種、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制約著農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而如今,像如維西縣葉枝鎮倮那村合作股份試點的成功,無不告訴我們,單一的小農經濟遠已不能完全適應高速發展的新時代,轉變發展理念勢在必行。農村黨組織需借鑒好的經驗做法,結合實情,因地制宜,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鼓勵群眾“抱團取暖”,整合力量,出實招、用新招,切實破解村級組織缺錢辦事的難題,實現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的互利共贏。 憑欄回首,清政府閉關鎖國,拒人之精華于千里之外,終而落得“山河破碎風飄絮”。這一歷史教訓,時刻告誡我們“落后就會挨打”,想要“不挨打”就要堅定不移的走改革發展之路,擇人之長補己之短。合作股份,正是經借鑒學習摸索實踐形成的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群眾增收致富的方法之一。“抱團取暖術”要長期有效,要走的路還很長,需要做的事還很多,我們要借改革發展之動力,迎合作股份之春風,將合作股份工作做大做強,真正實現帶領人民脫貧致富。(州地震局趙紹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