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強震,西藏自治區部分地區受災嚴重,中組部第十五批博士服務團成員、西藏自治區衛計委副主任王海第一時間率領醫療團隊奔赴抗震救災一線,奮戰20余日,保障數萬名受災群眾的生命安全。 大災面前,王海展現出了醫療專業素質。他首先對傷員進行排查,哪些是輕傷,哪些是重傷,分類救治轉運;他做事嚴謹認真,要求救災隊員要得到第一手資料,如此才能制定有效的救援方案;他部署周密科學,在災區指揮建立了醫療救治、衛生防疫、檢驗檢疫、食藥檢測的“四位一體”醫療救治體系。加強自治區應急建設,提高應急物資庫存儲備,變被動應急為主動應急;每周二都主動到自治區人民醫院查房,教授醫護人員相關知識;發揮專業特長,親自主刀做手術,不收一分酬勞;幫助醫院申請科研課題,提高科研意識和水平。 在抗震救災的日子里,王海擠帳篷,睡車里,吃泡面,喝涼水。“醫生的任務就是救治傷員,我是醫生,我應該與患者在一起“王海這句平凡的話語讓我感動。邊吸氧邊做手術卻依然不忘初心,他用自己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在高原上書寫著白衣天使的使命與擔當。 知識就是力量,王海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冷靜頭腦為西藏人民帶去了希望,他的敬業精神和高度責任感也讓身邊的人充滿力量。他是整個救助隊伍的“主心骨”“跟著他有使不完的勁”。在外人看來他似乎精力用不完,但事實上,他已精疲力竭幾進虛脫,卻仍然堅守在醫療第一線。 從第一批到現在的第十五批,博士服務團成員隊伍不斷壯大,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這種精神在新一代黨員干部身上得以繼承和發揚。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支援國家建設,將青春夢想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腳踏實地,扎實工作,把“嚴”“實”寫在雪域高原,讓青春在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換發奪目光彩。(李雪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