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洱海生態保護-水草打撈 記者 楊崢 攝 林業管護站站長斯那定主:“讓綠色發展富民興藏” 現年40余歲的斯那定主,是德欽縣云嶺鄉林業管護站任站長?!懊磕?月底我們就進山,開展森林撫育、人工造林、防火期巡山工作,一年至少有10個月在山上度過?!痹谠茙X鄉斯百姓農村委會的山上,他在召集村民撫育森林的同時,還在山坳里搭建帳篷護林。幾年來,節假日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概念,由于林場管護面積達四五千平方公里,星夜趕赴火場對他來說已經是平常事。 森林撫育、人工造林、模擬飛播造林、防火巡山,每一樣工作斯那定主都是第一線工作者,每個項目都要和當地群眾打交道,每次都要雇請幾十名村民參加勞動。10多年來,他和同事每年的森林撫育面積超過5000畝、人工造林面積也超過了5000畝,每座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和汗水。 在斯那定主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德欽縣10多年沒有發生過一起超過100畝的森林火災,15年林場共封山育林近24萬畝,人工造林24000多畝,模擬飛播造林2萬多畝,森林撫育6.6萬多畝,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綠裝。為此,2008年,斯那定主被評為“全州森林防火先進個人”,2010年被評為“全州集體林權改革先進工作者”。 斯那定主說:“以前大家砍樹只為臨時致富,現在大家植樹是為養山是永久致富。如今我們已走上了保護生態和產業發展的雙贏路,期望國家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讓綠色發展富民興藏?!?/p> 記者 尤祥能 春林實業有限公司李春林:“生態怒江讓群眾更富有” 2003年,李春林創建了春林實業有限公司,經過10多年的艱苦努力,李春林有了一定的積累。當看到自己的家鄉瀘水縣魯掌鎮一些山坡常年荒廢,一些鄉親在荒山上種玉米“種一了山坡、收得一土鍋”,而且植被遭到破壞的現狀時,心情十分沉重。于是他承包了鄉親們的荒山荒坡,同時動員群眾用土地入股,大力發展經濟林果,在綠化荒山的同時,增加農村收入。 魯掌村村民李鳳芝家庭十分困難,李春林便動員她用土地入股參與核桃種植,并把她吸納到公司打工,如今,李鳳芝每年不僅能從核桃種植中獲得分成,在核桃種植基地打工的收入也有5萬多元,建蓋了新房,日子還越過越紅火。 如今,核桃基地的核桃幾乎都已經掛果,李春林又帶著鄉親們開始探索發展林下種植。他自己先種成功后,花了20萬多元購買了魔芋種子,免費發放給村里的300多戶農戶種植,目前已種植2000多畝。 如今,李春林帶領鄉親們已種植核桃4500畝,各類水果2300畝,中藥材900畝,林下魔芋2000多畝,水冬瓜樹5200畝,昔日的荒山禿嶺披上綠色,過去惡劣的自然環境得到改善,群眾的收入也得到增加。李春林說:“‘生態怒江’讓群眾更富有,我們要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p> 記者 付雪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