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芳草綠,春風拂袖清明祭。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緬懷先輩、寄托哀思、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時節。在此過程中,應破除陳規陋習,順應時代要求,讓綠色、文明成為新時代清明祭祀最重要的儀式。 讓綠色成為清明的厚重底色。當良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時,相比焚香燒紙、鞭炮煙花的煙霧繚繞,綠色清新的環境無疑更顯珍貴。清明恰逢萬物生長時節,拂去墓碑上的塵埃,清除四周的雜草,獻上一束鮮花,插上一枝柳條,種下一棵綠樹,或以網上祭祀、踏青遙祭和家庭追思等方式寄托哀思,既達到了懷念親人的效果,更有利于時代進步。 讓清明祭祀成為一場優秀文化的傳承。千百年來,人們在祭奠緬懷的莊重儀式中延續清明節。這個節日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和精神實質早已超過了節日形式本身,從中思考感悟,汲取智慧力量,獲得精神上的洗禮和熏陶,才是傳統節日的意義所在。我們可以從了解一個革命先輩的故事開始,從謹記老一輩教誨、傳承優良家風家訓開始,從自覺抵制庸俗、愚昧的祭禮和封建迷信開始,從理解清明祭祀精神重于物質、內心重于形式開始,從倡導厚養薄葬、孝老敬親開始,轉變觀念,讓傳統節日不斷煥發新時代新風貌,讓清明節更有意義。 讓黨旗成為文明祭祀的方向標。廣大黨員干部應充分發揮表率和示范作用,積極開展文明祭掃宣傳活動,主動勸阻和糾正不文明祭掃行為,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群眾加入文明祭祀行列,爭做文明風尚的倡導者、移風易俗的帶動者,尤其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當下,更應以大局為重,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減少祭掃逗留時間,避免人群扎堆。 總之,清明祭祀不應拘泥于形式,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祭祀方式才是最好的追思,獻一束鮮花、種一株綠樹、讀一段歷史、寫一份寄語,都是緬懷先輩最好方式。 |
71d7c082-478f-4ca7-bcd4-362499d34508.jpg)
9a37d266-59ce-41ef-9144-04f80d853d7c_batchwm.png)

dd314d0f-4174-4703-8e89-22ddc0131c39_batchwm.png)
0a7aa3ee-09f4-4734-b2e1-fd86260769b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