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根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近年來,香格里拉市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和涉藏工作的戰略性任務,突出黨建引領,深化示范創建,各族人民在黨的帶領下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的香格里拉大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堅持思想引領,讓民族團結“畫卷”起稿有方向。香格里拉是漢、藏、納西、傈僳、彝等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氛圍濃厚,民族團結根基穩固。通過制定出臺《香格里拉市深入推進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工作行動方案》《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進一步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重點工作開展,為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世界的“香格里拉”探索具有可行性、科學性的路子。各民族文化既是別具一格的生產生活實踐經驗總結,也是集聚多元性、包容性的精神載體,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讓各民族在“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文化融合中相互了解、相互借鑒、共同進步。全市共組建了62支紅旗宣講隊,開展“我眼中的文明城市”攝影賽、鄉村環境整治“三干凈、三整齊、三擁有”活動、文化“四下鄉”、農家書屋進村社、“村村響”進小組等活動,將黨的政策理論以多元化、有民族特色的方式傳播到各族人民心中,堅持黨建引領方向,深耕民族團結思想沃土。 突出產業質效,讓民族團結“畫卷”構圖有落腳。在“黨建+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各民族在脫貧攻堅戰中團結奮斗,摘掉了“貧困帽”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莊道”,在鄉村振興的號角聲里攜手向前,在落實各項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的政策之外,積極探索新方法、新路徑,帶領各民族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借鑒交流,取長補短,在團結互助的語境中實現共同進步。全市11個鄉鎮、62個村(社區)組建了脫貧攻堅感恩志愿服務隊,牢固樹立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行動自覺。產業發展,生活改善,各族群眾喜笑顏開——民間諺語、建塘鍋莊、尼西土陶等40余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及民族文化精品項目促進了民族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要積極探索挖掘旅游資源,講好旅游故事,做好旅游推廣方面的“金點子”,不斷增強文化包容性和認同感,助力進一步提升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影響力,讓各族人民共同澆灌發展之樹,齊享發展果實。 發揮黨建優勢,讓民族團結“畫卷”畫風有特色。全市11個鄉鎮配齊配強主抓維穩工作的副書記和民宗干事,62個村(社區)配備宗教干事。把民族團結進步納入村(社)規民約內容,開列鄉村組黨組織任務清單,建立了四級網格化管理機制,在邊際鄉鎮開展邊界維穩黨建長廊建設,先后實施三輪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十百千萬”示范引領建設項目,完成1個示范市、4個示范鄉鎮(特色鎮)、32個示范村(社區)建設任務。探索出了“牧區流動黨校”、“移風易俗、愛心回饋社會”、毗鄰涉藏地區維穩聯創聯建工作機制、“中華民族一家親”志愿服務等工作模式。各族干部群眾攻堅克難,攜手奮進,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的創建之路,未來也將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攜手奔赴新的“趕考路”。 將來,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和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人們會為筆力穩健、構圖和諧、畫風寫實的“香格里拉大美畫卷”而駐足。
香格里拉市委組織部 劉雪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