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自建住宅,熊奶奶和冉爺爺于60年代結婚,共育有三子一女。1982年,夫婦二人在自家宅基地上新建房屋三間,當時四子女均未成年。1992年,為改善居住條件,夫婦二人在原有住房的基礎上,又新建兩間房屋以及附屬設施。 2010年,冉大爺因病去世,年過六旬的熊奶奶不愿勞煩子女照料,堅持住在老宅,依靠種地維持生活。幾年后,熊奶奶腿腳愈發不靈便,難以再從事勞動生產。 此時,四個子女卻推諉扯皮,逃避贍養義務,熊奶奶只得一人艱難度日。2020年初,熊奶奶的老宅按照國家復墾政策拆遷復墾,政府補償了10萬元復墾款。 已多年對熊奶奶不聞不問的四個子女聞訊后,連忙趕回家中,要求與熊奶奶平分補償款。熊奶奶不答應,認為房子是自己和丈夫修建的,四個子女既未出資也未出力,無權要求分配。 四個子女便提起訴訟,請求分割復墾補償款。法院審理后判決,駁回四個子女的訴訟請求。 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來源:正義網) |
87948f73-3b83-4755-88ad-44ad4737902d.jpg)
8af30dcf-bdf8-48e7-8684-75b1f9cf467d.jpg)

ffc26b77-04af-4fa5-b4a8-1080ab26b2a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