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縣委、政府,州直各有關部門,開發區管委會: 近期,我州境內多次出現大范圍強降雨天氣,持續時間長,部分地區發生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失蹤事件。州委、州政府領導對此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加緊進行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預警預報工作,落實各項防范應對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州委、州政府領導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當前正值主汛期,也是地質災害多發易發期,特別是全州范圍內出現持續強降雨,山區巖土體被雨水飽和,容易導致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形勢的嚴峻性,深刻了解地質災害的隱蔽性、復雜性、突發性和破壞性,堅決克服懈怠情緒和麻痹思想,把防治地質災害作為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實。各級政府是地質災害防范的責任主體,主要領導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分管領導要切實履行具體領導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統籌協調,加強督促落實,全面準確掌握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防范工作責任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資金到位。進一步部署和落實各項防范應對工作,進一步細化、實化、深化各項防災措施,切實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二、迅速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各級黨委、政府和國土資源、發改、交通、建設、安全監管、水務、工信、旅游、教育、衛生、電力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組織指導做好相關領域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巡查、監測預警和排危除險工作。要重點針對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鄉(鎮)、村等人員聚集區,特別是中小學校區、醫院、公路交通要道沿線地區和重大工程項目施工區等,在專業技術隊伍的指導和幫助下,依靠基層政府和組織,發動群眾迅速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確保不留死角。對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逐一登記造冊,落實防范和治理措施,納入群測群防工作體系。 三、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對所有威脅群眾和重要設施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監測手段和方法,切實落實巡查人員和責任。要加大汛期巡查監測頻率,對重大隱患點實行24小時監測,一旦發生險情要及時發出預警。各地要重視和加強群測群防隊伍建設,配備必要的裝備,組織廣大群測群防人員上崗到位。同時,要關心他們的安全和生活。 四、強化臨災避險和應急處置。各級黨委政府要做好重點地質災害隱患區管控工作,制定緊急搬遷避讓方案,在出現強降雨、連續降雨等災害性天氣時,對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的人員密集區域設立管制區域,督促有關單位及時疏散人員并停止生產經營活動,組織群眾投親靠友、轉移到臨時集中安置點等方式盡快撤出危險區域,并妥善安排好過度期基本生活,對經教育說服仍不愿撤離的,應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及時撤離。公安等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區域的管控,在危險解除之前,確保人員只出不進,真正做到把住、封死、控好。地質災害發生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在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和救援力量,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強化技術指導,進一步組織開展災害隱患排查工作,防止發生次生災害。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的各級人民政府要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做好物資、資金、設備等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在重點地區預設一批應急避難場所,儲備一批必要的生活物資和醫療用品。武警、消防等應急救援力量要開展有針對性的系統訓練,進一步提高應急實戰能力。要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值守、信息報送等制度,按權限和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妥善處置突發災害,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五、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縣鄉兩級要強化責任落實,把責任層層落實到基層和人員。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和指導工作,并會同氣象部門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水務部門要廣泛開展河道、涵洞清理和疏通等工作,全力預防和減輕強降水造成的危害。 六、加大防災知識宣傳普及力度。各級黨委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要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通過開展貼近實際、簡便易學的宣傳形式,全面普及預防、辨別、避險、自救等地質災害防治應急知識,提高干部群眾的臨災自救和互救能力。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在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警示牌和宣傳欄,及時向受威脅群眾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明確險情發生后撤離轉移的路線和避讓地點。 七、加強監督檢查。各級黨委、政府督查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為重要督查內容,監察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為重點監察內容,國土資源部門要充分發揮主管部門督查作用,其他有關部門要積極開展對口督查工作,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對工作不力、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造成責任事故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中共迪慶州委辦公室 迪慶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7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