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由愛啟程 雪山之上,一輛輛煙草物流車緩緩前行;高原上,零售戶用不同的語言和諧交流,公司職工工作規范有序;從數據來看,迪慶煙草實現稅利連年登高,快速躍升至2013年的7129萬元;在全省實現了卷煙零售戶滿意度第一的先進水平……煙草公司何以能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迪慶煙草人揭示了其中的奧秘:“一個強大的企業,離不開強大的文化支撐。迪慶煙草的強勁發展,文化是重要的推手。” “愛”在香格里拉——我們生長在這個地方,就是要珍愛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堅守信仰——這就是孕育煙草文化的沃土。從企業的成長而言,迪慶的發展映射到了迪慶煙草企業發展身上,煙草職工和全州人民沐浴著陽光一起成長。 走進煙草公司,才獲知了許多故事:一個任勞任怨的大姐,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家的事盡心盡力;一個即將退休的職工面臨網絡化挑戰,加班加點掌握技術……這些人就是煙草公司的職工,他們或許是公司的一把手或許是部門負責人或許仍舊是一名普通的職工。要問他們為什么這樣做,他們回答只有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在母親的攙扶下,學會了奔跑,高原的康巴漢子和格桑花,在母親的懷抱中逐漸成長。 文化——開啟智慧的大門 迪慶,溝壑縱橫,高山峽谷將大地分隔為一個個相對封閉的單元,交通不便、環境惡劣、經濟社會發展滯后,阻礙了人們的交流,加大了迪慶卷煙銷售成本。在云南煙草“利國惠民,至愛大成”的核心價值理念下,迪慶煙草將文化的動力傾注到一項項工作中,閃耀著迪慶煙草人智慧的光芒。 文化,打造出責任、誠信、和諧的迪慶煙草嶄新形象。文化,為煙草公司系統帶來勃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在全省其它地區,按行政區域劃分營銷中心方便快捷,而在迪慶破碎的區域單元如何整合?如何提高效率?如何使卷煙零售點布局更符合市場的需要? 經過深入思考,在貫徹省煙草公司的精神下,結合迪慶實際,打破行政區域劃分,迪慶煙草建立了基層區域營銷中心,為卷煙銷售建立了又好又快的卷煙區域管理通道;在穩定卷煙結構的基礎上,實現了卷煙平穩替換;用紙箱包裝替代塑封包裝,表現了迪慶煙草人尊重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公司職工文化素質不高,公司管理日益網絡化,職工加班加點適應工作的要求;卷煙柜臺標準一體化,公司本著方便零售戶的原則,制作了統一柜臺;嚴格的考核制度讓績效開口說話;為了提升企業活力,迪慶煙草又提出了“打造全國藏區一流煙草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缺氧不缺精神”的企業信念。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迪慶煙草關心職工學習成長,支持職工創新追求,努力讓職工發揮聰明才智,實現企業與職工和諧發展。 笑容,總是這樣燦爛。一年一次迪慶煙草曬會場景這樣蕩人心懷。公司領導的嚴肅、職工的呆板、工作中的搞笑場景、不恰當表現多會在曬會上通過幽默的形式被和盤托出,看見別人眼中不一樣的自己,當局者和旁觀者時而捧腹大笑、時而訕訕,每個人都在別人的眼中尋找真實的自己。 撐起愛的風帆 無論是在崇山峻嶺之間,還是在蔚藍的天空下,不管環境如何艱苦、氣候如何寒冷,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分、每一秒,迪慶煙草人猶如高原上的雄鷹從來沒有動搖過他們堅定的信念,翱翔雪域,守護著這片熱愛的高原。 “阿姨,我不能上學了,要幫助家里做事”剛上了幾天小學的小達瓦這樣告訴時任香格里拉縣客戶經理旭梅。聽到這樣的話,她悄悄地在煙草職工中發起倡議,一名面臨輟學的農村兒童在他們的捐助下,已經到香格里拉中學就學。 47歲的培布在擔任客戶經理時連續幾年資助2名貧困兒童,在收到學生的成績單時,培布和下崗的妻子總會綻放最燦爛的笑容。來自青海的卓瑪怎樣也不會想到,是迪慶煙草職工用大愛使她這個孤兒找到了家的溫暖,養父養母視她為己出。煙草黨員也在節假日的時候自發到敬老院、孤兒院獻愛心,職工自發組織捐款捐物。十幾年過去了,愛心接力棒也從一代人手中傳到下一代人手中,使雪域高原處處灑滿愛的陽光。 一場大火將獨克宗古城帶到了無盡的悲痛之中,在災后的幾天,迪慶煙草人用愛心溫暖了受災群眾,紛紛捐款捐物,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 煙草人在普通人中聽故事,走到守望古城的老年人身邊體會古城的厚重,用視頻的形式將一種民族精神記錄下來,有的代表責任、有的代表奉獻、有的代表愛心、有的代表奮斗。視頻記錄還在繼續,因為他們發現迪慶好人怎么拍也拍不完,煙草人要把這種情感記錄下來,化為力量,裝載在中國夢的征途上,繼續前行。 我們仿佛看到,迪慶煙草滿載著智慧和愛的航船,駛往大成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