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州婦聯聯合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云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于7月23-7月29日在德欽縣奔子欄鎮達日村、羊拉鄉甲功村分別開展生態移民社區婦女手工編紡織技能和養蜂產業發展技術培訓。 培訓通過專家上門培訓指導,讓廣大婦女掌握手工編織技術和最新養蜂技術,提高科學養殖技術水平,提高當地婦女在社區活動中的參與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同時也增強大家堅持依靠科學技術實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德欽生態移民社區婦女手工編織技能培訓 7月24日-7月25日,德欽縣生態移民社區婦女手工編紡織技能培訓在德欽縣奔子欄鎮達日村生態移民開發區最貢通小組開展。來自奔子欄鎮達日村沙色通小組、達日小組、習龍通小組和色貢通小組的78名學員參與培訓。 手工編紡織技能培訓 培訓主要針對德欽縣生態移民地區藏族婦女對藏毯紡織和現代手工編織技術的學習需求,并結合德欽縣政府、鄉鎮產業扶貧規劃發展的需要,通過專家講座授課、現場示范、實踐指導、經驗交流及成果展示的方式進行培訓。 通過為期兩天的培訓,參訓人員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現代手工編織和傳統藏毯紡織的知識技能及經營管理理念。同時,提高其在社區活動中的參與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增加婦女之間的合作交流和經驗分享,并通過新技術的啟發,促進婦女的生產性知識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帶動生態移民區和貧困地區的農戶創收和脫貧。 德欽縣羊拉鄉養蜂產業發展技術培訓 7月27-29日,德欽縣羊拉鄉養蜂產業發展技術培訓在德欽縣羊拉鄉甲功村委會舉行,來自羊拉鄉甲功村、歸吾村、羊拉村的養蜂農戶42人參加培訓。 針對生態移民原居住地藏族婦女對養蜂技術的學習需求,并結合迪慶州和德欽縣產業扶貧規劃發展的需要,本次培訓主要從養蜂疾病防控、養蜂技術創新、蜂業品牌建設及蜂業資源保護等方面進行交流和培訓, 通過培訓增加婦女之間的合作交流和經驗分享,提高當地婦女在社區活動中的參與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專家培訓現場 專家組到蜂農家調研養蜂 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來自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蜂業研究所所長余林生,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羅康隆,云南農業大學東方蜜蜂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董坤,云南農業大學東方蜜蜂研究所、講師周丹銀,瑞士蘇黎世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博士研究生、云南農業大學留學生方愛蓮分別從中蜂健康高效養殖及病害防控技術、貴州麻山地區養蜂現狀與資源保護、云南養蜂現狀及中蜂飼養模式、中蜂傳統飼養技術要點以及瑞士農民養蜂現狀等主題展開授課。 培訓會上,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高級項目官員馬雷軍表示,聯合國特別注重少數民族的發展,尤其是婦女的發展。通過昨天的調研,我認為這里環境好,但經濟上還需要提高,我們的項目更加看重女性在決策中的地位,所以今天有很多的女性來參加活動。云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杜發春坦言,專家組通過走訪甲功村養蜂農戶,在調研考察中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希望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通過專家與蜂農的進一步技術交流,提高蜂農養蜂能力。 迪慶州婦聯副主席寸金祥在培訓會上指出,農村婦女技能培訓將幫助村民解決就業、創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最終實現貧困村民增收。參訓人員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要掌握技術,提升自己創業本領;她希望大家要珍惜學習機會,端正學習態度,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真正把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學會和掌握,確保這次培訓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要學好本領,掌握技術,通過勤勞雙手脫貧致富,早日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要積極發揮作用,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她指出鄉村振興發展既為農村婦女開辟了廣闊空間,廣大婦女群眾要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個自立自強的自己,做個孝敬父母的女兒,做個賢惠的妻子,做個教育有方的母親,做個帶動家庭的婦女,做到人人動手、戶戶參與,為建設美麗羊拉發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