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聽音樂,尤其愛那弦子聲中似水緩緩流淌的美。尋尋覓覓,情思顛倒。 香格里拉的大美在于驕陽似火的夏季。蘊藏一冬的風雪似乎孕育著無限的大美。 繁花的季節叩開心靈的窗扉。風輕云淡,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漫步于美麗的普達措,漫步于蒼樹繁茂的山間溝壑,四處尋尋覓覓奔波的心靈,此時得到無限的寧靜。 放眼望去,山巒起伏而顯得錯落有致,整個人置身于此,竟然自我忘失起來。“千百成峰,爭高只指”有一種意向美,游離于浮塵之外,就像搖著羽扇的仙子,此意境只可意會,絕難用言語表達。 景之有山必有水。記得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有“聞水聲,如鳴佩環”一句。可屬都湖,卻平靜之極,天水一色,如此的靜謐竟讓人更加忘失起來。她是普達措的精靈,是普達措的眼睛,澄澈的眸子里透出的是處子的純。相信屬都湖的澄澈遠比我的年齡長得多,千年萬年竟能如此澄澈,倒是使人加倍嘆息。 大海的美在于它的浩瀚壯闊,屬都湖的美在于它的小巧玲瓏。依仗群山呵護,她才顯得如此楚楚動人。在如此的美景中,讓人不敢大聲喧嘩,生怕驚動了她此時的靜謐與甜蜜。 我用眼睛盡收她展現在天地間的美,用心體會她對于美的詮釋。如此的美景讓人浮想聯翩,難怪乎人們竟會將她說成是天上仙女遺落在人間的一面鏡子或跌落于人間的一滴淚珠。 就是這樣的美才造就了這樣美的聯想。請不要打擾她,因為美是用心體會的。因為有她如此之美才有我們如此美妙的聯想。人間殊景在自然之內,也在人的內心。 “青樹翠蔓”,普達措的樹蒼翠挺拔,盤虬臥龍,各具情態,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屬都湖邊,總守護著多情的蒼樹。彎曲的枝干輕輕蕩撫被微風吹得碧波漣漪的屬都湖水,此時在樹的輕撫下,屬都湖變得更加嬌羞嫵媚。 蒼樹覆蓋的山的肌膚,如此潮濕豐腴。微風吹過,樹葉兒颯颯作響,瞬間便輕歌曼舞起來。這是一首無聲的歌,有形的舞曲,仿佛大美的自然圓舞曲。輕得如紗,舞得如仙子。一時間眼睛應接不暇。我想自然處處有歌,處處有舞,這應該算是自然藝術的天堂了。 美景、勝景、奇景全在普達措。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記》中有“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于游者相樂”一句。多情的水便會養育出多情的魚兒。 高原的季節情到最濃時,五彩的杜鵑便一時怒放開來。被五彩杜鵑環繞的碧塔海則顯得更加迷人,多情的風兒輕輕將杜鵑花瓣吹落于碧塔海蕩漾的碧波中。此時,湖中多情的魚兒便吞食杜鵑花瓣,魚醉了,于是人們給它取了富有詩意的名字——“杜鵑醉魚”,這想必是普達措的奇景。 對普達措迷醉的不光是那魚兒,還有置身于她懷抱里的我。(葉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