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雞湯》一書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早在44年前,15歲的美國少年約翰·戈達德,就把自己一生擬做的事情開列了一張清單。他寫道:探索尼羅河、亞馬遜河及剛果河;爬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扎羅山、馬特合恩峰;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寫一本書…… 戈達德把這張清單稱為“生命清單”,每個條目都編了號,共127條。44年過去了,如今59歲的戈達德已經實現了106個目標。他做了無數次遠行和探險,成為電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說家,得到了許多榮譽,包括被接納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成員和紐約探險者俱樂部成員。 讀完戈達德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實現了許多有意義的目標,更因為他在追求這些目標的過程中所傾注的那種矢志不渝的熱情和持之以恒的堅韌。 我想到一個問題:我們有沒有一張“生命清單”?有些人在寬松祥和的環境里和優越舒適的條件下,偏執地詛咒著時運的不濟,抱怨著機遇的不均,哀嘆著人生的無奈。有些人說起來頭頭是道、目標遠大,做起來裹足不前、束手無策。不要說象戈達德那樣實現一個又一個艱難而驚人的目標,就連平常發誓要做的一些并不太難的事情,也未必能善始善終。更可悲的是,有的人往往還找各種借口,為自己開脫說什么時間太緊啦,條件不允許啦,領導不支持啦,等等。還有一種人,壓根就不知人生目標在何方,在生活之海里隨波逐流,從不捫心自問,我這一生如何度過?這一陣子該干點什么?更談不上有什么人生理想與追求,其結果,只能讓本來可以發光發熱的生命潛能暗暗流失。 列一張清單并不難,難的是矢志不渝地追求它。不錯,有些目標不僅僅有個艱難的實現過程,有時甚至要以生命為代價。戈達德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先后曾歷經18次死里逃生的考驗,表現出巨大的勇氣和韌性、堅定的意志和信念。像所有人一樣,戈達德也有未能完成的目標。但他并不因此而遺憾,他說:“確定目標往往是這樣的,有些事情可能超出你的能力,那并不意味著你得放棄整個夢想。”至今,這位讓人尊敬的老人,仍在努力實現尚未完成的目標,而且還在增加新目標。 由杰克·坎菲爾和馬克·漢森編著的《心靈雞湯》一書,向我們敘述了許多這樣感人至深的故事。人生苦短,追夢路長。列一張生命清單,拋開一切多余的東西,去實現夢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不要等到日暮黃昏,空留一腔遺憾。要讓生命有質的不同,就是不要把夢想帶進墳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