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和老干部談話有益 工農村兵丁組有位從德欽縣養護段退下來的老干部,叫蜂志春。我想到了下鄉時我們單位領導教的一招,下鄉要多聽聽退休干部怎樣講。于是我決定帶著幾個問題去拜訪他。 一進家門,他就拉著我的手,笑著說:“聽說你要來,我就哪也沒去。”我回答,“早說來,由于我工作偷懶,思想上怕走山路的苦,今天才走到,請蜂叔叔原諒。” 當問到他退休后的生活時,他興奮地說:黨的政策好,一個月工資快6千塊,花不完,還想找點事做。身退心不退! 當問到基層村干部如何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時,蜂叔叔眉頭不皺,直接說:“村干部到村組開會‘四個輪進了村’,缺少‘兩只腳邁進門’,沒有了解走訪民意。村干部應1至2月到農戶家查民情。然后,村黨總支班子匯總研究,拿出讓群眾致富的辦法和措施。”一針見血。 當問到山區群眾該如何致富時,他沉思說:“前段,我看致富經,有養‘中華土元’致富起來的。我后來也電話聯系了廠家,由于家庭不支持養蟲子,就放棄了。群眾嘛,地少肥少,宜地則種、宜養則養、宜牧則牧,宜林則林。該出去打工就打工;該搞規模養殖的要養;該種藥材的要種。山區富起來,必定種藥材嘛”。 走時,蜂叔叔提意見給我,你應和村干部多走走,多調研,一起為山區群眾致富。別人家鄉一年一變化,三年大變化,我們村,十年了也未見變化。發展慢呀! 我連忙內疚地說:“蜂叔叔身退了,仍在思考這么多事,對我是個教育。我下鄉也確實沒有走到,也一定轉告其他村干部。同時,也希望蜂叔叔把思想智慧繼續貢獻出來,也把高工資借出來一點,支持鄰居都找到一條干副業的路子” 。 下山時,蜂叔叔不停地揮手,歡迎我再來。 回想起來,每次與老干部談話內容不一樣,但對我啟發都很大,受益匪淺。 在農戶家住上一宿 工農村兵丁組,幾次坐村干部的車,都是走馬觀花兩個來回,“四輪進村,兩腿都未進家”。這周手頭事情少,我就走進大山,決定也住上一宿。 一進蜂應琦老人家里,布滿灰塵的木長凳,老人用衣袖拍打了一遍又遍,把頭俯到凳面,再看幾眼臟不臟,才抬到我面前舍得讓坐。柿子、 梨子、石榴等,能有的果樹都要摘它一些下來分盤端上。 晚上,傈僳族的木楞房,山風吹得緊。老人擔心我凍著,早已把壓箱底的,多年不舍得用的被子,整齊地鋪在床上。 群眾為啥對我一位下鄉的干部這樣好,捫心自問? 直到和蜂應琦及他的盲人老伴一同在廚房兼臥室的木楞房里躺下,老人才說原委:“我家沒來過干部!村干部到村上開會后,開車就跑了。在,也是到社組干部家里吃頓飯,今天你來家里住,擔心嫌棄。”老人不間斷地說:“前段,你給部隊要來的軍用被子、大米、膠鞋,我老倆口到現在一直用著。還聽親戚說,你在部隊當過兵,給村上買了很多垃圾筒,裝了太陽能路燈什么的。今天又給我家帶來了州、縣殘聯給的錢。你辦好事,我家不感謝你,對不住嘛!” 我連忙解釋說:“國家發展了,這是黨的政策好,不是黨的政策,我沒有機會和條件向您們學習,服務。其他干部也都是這樣做的!” …… 天剛亮,老人就開始抓雞殺雞,怎么攔也攔不住。沒辦法,我就決定等走時,留下200元的生活費。 回來后細想:老人夸我,那是寬慰我。而老人談到的“我家沒來過干部!村干部到村上開個會,開車就跑了。在,也是到社組干部家里吃頓飯;你辦好事,我家不感謝你,對不住嘛!”說明了什么? 我們的鄉親是非常樸素、樸實的,感恩黨的惠民政策也是非常真誠的。我和我的工作隊員們不是駐村多了,而是入戶少了;不僅要進村組宣傳黨的政策,更要到農戶家嘮嘮家常,暖暖心。住一宿,收獲大。(牛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