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國其人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5-01-26 09:58:07

  在香格里拉縣金江鎮,張立國在文化站長的崗位上十年如一日,一干就是十多年。人們常說,十年磨一劍,他已經從一個原來不是金江人的外來人,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金江通。其次,他愛好書法,在國內外的書法大賽中屢屢獲獎。我在他工作的文化站的過道上見到他親自手書的這樣一條字幅——“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這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得出張立國的追求和理念。

  張立國身材有些魁梧,國字臉,戴一副寬邊眼鏡,不茍言笑,自信謙虛,他是彝族,原來在大理州永平縣龍街鎮政府做水文工作。自從和迪慶州衛校來大理進修的牛燦星相識和談戀愛后,便和香格里拉縣有了不解之緣。1998年,張立國和牛燦星結了婚。2004年,張立國毅然和妻子回到了金江,這與孝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在金江,牛燦星家有五個老人需要看護,年邁的奶奶、姥姥、父母親和雙眼失明的大姨。張立國是個孝子,便跟隨牛燦星去了金江,這一去就去了十多年。這十多年一路走來的確不容易,他和妻子都有自己的工作,在照顧好五個老人的同時,還要分出一定精力教育和輔導正在讀書的女兒。五個老人的吃喝拉撒睡和生病、看病、吃藥,他和妻子都得操心,年復一年,這種愛一直沒有間斷。張立國和妻子對長者的孝道,在金江被傳為佳話。

  張立國2005年開始擔任金江文化站站長,這不是偶然。他出生在永平彝族的一個書香門第,在當地,他的父親是一個很有威望的民族宗教人士,寫得一手流利的楷書,他的舅姥不僅是一個書法家,而且是永平縣的文化人和知名人士。在這樣的氛圍中,張立國自小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6歲開始,他就在父輩的指導下學寫毛筆字,臨摹楷書。被當地人贊為“神童”的張立國,10歲時,已經熟練和掌握了真、草,隸、篆等各種書法文體。多年來,他收集了古往今來不少書法家的帖子加以學習和臨摹。他尤其偏愛于行書,并且從中獲得了獨到的見解和感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生活、人生認識的長進,他有了在文化上做出貢獻的理想。后來他擔當金江鎮的文化站長,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張立國擔任金江鎮文化站長一職,對于他來說,是人生的一個新起點。他首先在以往博覽群書的基礎上,對金江的歷史文化作了全盤的了解和調研。做文化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是軟實力,是長遠的事業。他開始搜集有關金江的正史、野史、詩詞歌賦和歷史的遺址遺跡,直至可以尋覓得到的一切文史資料、民間傳說。金江位于迪慶州香格里拉西南部金沙江中上游地區,歷史上是滇藏茶馬古道的要沖和遷徙的廊道,唐時,屬于“神川都督府”,宋時,為“納西酋長地”花馬國,已經有千年的歷史。這里有“長江第一灣”、“紅軍渡”、“車軸巖畫”、“達林阿薩咪傳說故事”、“吾竹龍潭”和“納西古火葬群”等人文景觀。金江還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疆域,有漢族、藏族、納西族、白族、苗族、傈僳族、彝族、普米族等,是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共融的地方。金江有著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19364月,賀龍曾率領紅軍二、六軍團北上抗日,從金江的六個渡口搶渡金沙江,留下了革命火種。后來,金江成為了迪慶境內第一個紅色政權金江特區的誕生地……這些細致的學習和調研,都為做好金江文化站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金江鎮有一個老年書法協會,并有一大批書畫藝術愛好者,張立國就把這個書畫協會組織當做文化工作的重點親自抓落實,并多次組織書畫作品展覽活動,親自輔導書法,提高書法愛好者的水平和鑒賞能力。如今,金江鎮以車軸村老年協會為主的書法愛好者常常舉辦活動,不斷參加全國的書法比賽,并獲得不少榮譽,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張立國的主導是分不開。其次,在農家書屋的建設中,他也傾注了心血,努力辦出迪慶一流的農家書屋。農家書屋藏書已經有15000多冊。每天,農家書屋里都有讀者,讀書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2006年,由于對金江文化事業的發展有著特殊貢獻,張立國被評為了迪慶州優秀文化工作者。20095月,金江鎮在大龍潭舉辦“首屆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節”,張立國成了這次活動的骨干,他參與表演節目的組織、挑選和排練,使得活動辦得有聲有色,取得了圓滿成功。從那以后,每年一次,金江鎮都舉辦藝術節,這其中,當然少不了他的努力。

  作為金江文化站站長的張立國,他的業余拿手戲還是書法。他的書法揮灑自如、行云流水,有著一個彝家漢子的純真情懷和大度氣勢。在參加國內外的書法大賽中,他屢屢獲獎。比如,他曾經獲得過“紀念毛主席誕辰115年全國書法大賽金獎”、“迎奧運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全國優秀書法作品赴歐洲八國聯展金獎”、“澳門回歸十周年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等等,這些獎項,是他個人的榮譽,也是香格里拉的榮譽。

  張立國在編撰《香格里拉縣金江鎮志》過程中,付出了不少心血,策劃、撰稿、編輯、出版和發行,他都積極倡導、參與其中,在金江,這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工程,是最大的鄉土文化和精神食糧。在建設紅色文化中,他發掘、整理了不少革命老區的故事,對紅軍搶渡金沙江的每一個渡口,他都多次考察,對豎立紀念碑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議,并且得到了實施。

  張立國在金江有很好的口碑,這得益于他對家人的孝順呵護、對文化事業的認真執著和對人生目標的不懈追求。如今,金江文化站在迪慶藏區辦得紅紅火火,農村的基層文化深入人心,受到了社會的好評。(蘇金鴻

責任編輯:趙德瑋

上一篇:傾聽之美(外一章)

下一篇:九龍頂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9久9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第12页|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 码ls字幕影视|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国产香蕉九九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