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我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那年,我還不到21歲。雖然年齡不大,這卻是我第三次申請入黨。 我第一次申請入黨是1982年10月, 剛滿18周歲。彼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拂祖國大地,各族人民齊聲高唱“春天的故事”,喜氣洋洋開啟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征程,而在祖國南疆,一批熱血戰士,正在為保衛祖國的安寧,冒著槍林彈雨奮勇殺敵。 當時擺在我面前的路有三條:一是繼續讀書。雖說頭一年高考落第,但我平時成績還說得過去,只是臨場發揮有些失常,復讀考上大學應該有很大希望。二是發家致富。我高中畢業后,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一只手種地一只手經商,已成為村里的“小能人”,致富前景一片光明。三是從軍報國。在軍隊大熔爐里百煉成鋼,既是一種光榮,也是一種不錯的人生選擇。 幾經權衡后,我最終選擇了參軍。聽說我要去參軍,一位當過兵的遠房親戚提醒我,最好走之前先在村里入黨,這對以后軍旅生涯有很大幫助。我一想有道理,便向村黨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村支書和我家交情甚篤,接到我的申請后非常高興,說我“根紅苗正”,而且一直表現出色,支部對培養我入黨也有考慮。接著他又問我為什么入黨。我回答:“為了今后在部隊好發展,對考學和提干有幫助。”聽完此言,村支書的臉當時就沉下來。他嚴肅地說:“入黨首先要解決動機問題,你只是圖個人的前途和發展,入黨動機不純。”雖然沒入黨,但是第一次與黨組織的思想接觸,讓我接受了一次很好的黨課教育。 入伍后我努力向上,很快成為學習和訓練尖子,各方面表現優異,并于1984年考上軍校,成為連隊的榮耀。拿到入學通知書,我想“何不趁熱打鐵,把黨員問題解決了?”于是寫了份入黨申請書交到指導員手里。指導員和我是同鄉,平時對我思想上關心,學習上鼓勵,訓練上幫助,生活上照顧,不是親兄弟勝似兄弟。我暗自思忖,離開連隊之前最好“特事特辦”,幫我把入黨的問題解決了,對他來說是小事一樁。可萬萬沒想到,指導員竟一口回絕。說我這種想法,不但經不起黨組織的考驗,而且離黨員的標準有很大差距,并連珠炮似地給我上了一堂黨課,令我臉紅耳赤,羞愧萬分。到軍校報到之前,指導員還特地送給我一本黨章,讓我好好學習。 到軍校后,我沉下心來,從黨的基礎知識開始按照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入學半年后,我經過深思熟慮,鄭重地向學員黨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終于被組織接納。黨支部書記、教導員孫臣找我入黨談話時語重心長地告誡我說:“填寫入黨申請書,只是一種形式,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重要的是要思想上入黨、行動上入黨,戒驕戒躁、初心不渝……”在我即將踏入黨組織大門之際,再次給我上了一堂莊嚴的黨課。 三次入黨申請,不亞于上了三堂特殊的黨課,令我刻骨銘心。入黨30多年來,我經常思考自己為什么入黨?入黨做什么?黨員的標準是什么?并嚴格按照黨章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此后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始終無愧于黨,無愧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