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州法院將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認真實施“從嚴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強院”工作舉措,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強化措施,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著力抓好十項工作目標。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和切實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黨對政法工作領導的重要論述、關于政法工作主要任務的重要論述,關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重要論述,關于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重要論述、關于司法改革的重要論述,以及對人民法院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對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與學習全省法院院長會議、州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進一步堅定做好新形勢下人民法院工作的信心和決心,進一步增強職業尊榮感、使命感,努力推動全州法院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州委的統一部署,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著力解決“四風”問題,使教育實踐活動真正取得實效。 三、突出抓好執法辦案第一要務。一是要嚴格各項審判制度。堅持以庭審為中心,嚴格落實公開審判、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訴訟制度,確保事實證據調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辯論在法庭、裁判結果形成在法庭,確保庭審不走過場,防止“未審先定”。不斷完善刑事、民事、行政各類案件庭審程序,充分發揮庭審功能。認真貫徹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嚴格落實死刑案件二審開庭的規定,確保死刑案件“零差錯”。認真落實最高法院和省委政法委關于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積極探索建立刑事申訴案件聽證制度,加強民事申請再審審查工作,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嚴格執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建立科學公正的錯案評價體系,落實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在審判環節堅決守住防范冤假錯案底線;二是要加強審判管理。進一步嚴格工作程序,細化工作標準,加強監督管理,有效杜絕程序瑕疵、文書差錯等低級錯誤。進一步完善審判質效評估,二審發改分析通報、庭審觀摩評議和裁判文書評查等制度,規范審判流程,實行繁簡分流,加強均衡結案,不斷提高審限內結案率。創新業務指導機制,通過案例分析、個案指導、業務培訓、工作交流等方式,不斷提高辦案質量;三是要進一步規范司法行為。深入推進司法規范化建設,切實防止司法不嚴格、不文明、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讓當事人看到司法活動的嚴謹細致、嚴密規范,增進對法院工作的信任。重點規范庭審行為,督促法官嚴格保持中立,杜絕隨意改變開庭時間、隨意打斷當事人或律師發言、隨意進出法庭以及著裝不規范、接打電話等現象,確保庭審依法規范有序。進一步規范執行行為,嚴格中止、終結執行程序,正確適用強制措施,進一步規范司法評估拍賣,加強對執行款物的管理,切實解決消極執行、亂執行等問題。進一步規范審判管理,從立案、審判、執行到卷宗歸檔各個環節,從庭審、合議到審委會討論等各項程序,都要有規范、有監督。 四、大力推進司法公開。下大力氣建設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立州縣法院案件信息網,將審判流程公開平臺、裁判文書公開平臺和執行信息公開三個平臺及其他相應公開內容統一納入,實現“一網三平臺”,并在云南法院網建立鏈接窗口,方便當事人查詢和公眾瀏覽。大力推進政務網站建設,逐步實現“一院一網站”。未建立法院政務網站的法院要按要求盡快建立,已建立的要不斷完善和提級,以滿足和適應“一網三平臺”工作要求。努力創造條件,加快數字法庭建設的速度,按照每庭必錄的要求,力爭在兩年內建成與之適應的數字法庭,以視頻、音頻、圖文等多種方式直播或公開社會關注度高案件的庭審過程。做好三大平臺所涉公開信息和內容的錄入工作,實現各類信息一次錄入、自動生成、多次使用。加大巡回審判力度,各縣法院的巡回審判率不能低于50%。繼續開展“雙語”審判,不斷拓展便民為民渠道。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傳播司法正能量。 五、著力抓好訴訟服務中心和執行指揮中心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去年11月召開的全省法院“兩個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的各項任務部署,高標準、高要求把“兩個中心”打造成服務人民群眾、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治理、公正廉潔司法的窗口和平臺,切實解決“立案難”、“信訪難”、“執行難”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州法院要加強對“兩個中心”建設的督查和指導,推進全州法院“兩個中心”建設工作取得實效。充分尊重當事人對訴訟程序的選擇權,鼓勵當事人選擇速裁程序或采取調解、和解、仲裁方式解決問題。要加強訴訟指導,強化對權利義務、舉證責任、訴訟風險等事項告知工作,引導當事人理性訴訟。因地制宜開展節假日預約辦案、巡回辦案、網上辦案,細化立案、審判、執行和信訪等各個環節的便民利民措施。堅持民意導向,以方便群眾訴訟為出發點,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法院工作的根本標準,不搞花架子,不作表面文章,切實為群眾訴訟提供熱情周到的司法服務。 六、加快信息化建設。堅持“科技強院”工作舉措,加快推進“天平工程”建設,推動構建“縱向貫通、橫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綜合平臺。抓好信息化深度應用這個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完善覆蓋全州兩級法院和人民法庭的業務網絡。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州司法審判信息資源庫和全州法院信息交換平臺,積極推進與其他政法機關及有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完善信息系統安全保障體系,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各縣法院要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組織領導和統籌規劃,防止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七、加強人民陪審員工作,圓滿完成“倍增”任務。要進一步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規范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的方式和程序,建立隨機抽選機制,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審權利,提高陪審案件比例。積極推進人民陪審員參與減刑、假釋案件開庭審理。圓滿完成人民陪審員“倍增”任務,年內將全州人民陪審員數量增加至113人。 八、高度重視重大敏感案件、事件的處置和輿論引導工作。認真落實相關規定。順應當前信息傳播格局、社會輿論生態和公眾參與方式的深刻變化,切實提高輿論引導的及時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把握好信息發布的時機、方式和節點,及時回應質疑,實事求是承認問題,堅決果斷破除謠言,確保把最關鍵的案件事實證據、最要緊的工作和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講清楚,確保在事實上、法律上、政策上站得住、立得穩。按照構建新聞宣傳工作新格局的要求,加強法院新聞宣傳工作。 九、全面加強法院隊伍建設。堅持司法為民,實現公正司法,關鍵在隊伍。堅持不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用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牢固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要按照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切實加強法官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著力提升法官干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能力、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能力、科技信息化應用能力、拒腐防變能力。繼續發揚“缺氧不缺精神”的高原法官精神,進一步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打造過硬隊伍。要大力加強作風建設。把作風建設貫徹到隊伍建設的方方面面,以良好的作風樹立法院干警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要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最高院六項措施、省委十項辦法、省高院八小時以外行為禁令等鐵規禁令,堅持集中整頓與完善制度相結合,強化管理與加強監督相統一,不斷健全和完善改進作風的常態化制度。發揮法院文化對司法作風的引領作用,認真開展法院文化建設量化考核推進工作。切實解決法院隊伍中的突出作風問題,下決心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堅決糾正冷橫硬推、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嚴肅查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問題,以良好的作風取信于民。開展全州法院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及辦案標兵評選活動,營造勇當先進、敢爭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圍。 十、扎實做好第二輪全省法院援藏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第二次全省法院援助迪慶藏區法院工作座談會議精神,以提升人才智力“軟實力”和法官素質為突破口,全面加強人才、智力、資金、物質裝備等工作,建立健全援藏工作長效機制,既要積極爭取上級和對口援助法院的幫助和支持,又要充分發揮全州法院的主觀能動性,既注重解決當前全州法院存在的現實困難,更要著眼于謀劃法院工作長遠發展全局。(迪慶州法院:趙云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