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路上 有你有我更精彩 12月9日,周末,初冬的瀾滄江峽谷顯得休閑而慵懶。一大早,維西縣人民法院葉枝法庭副庭長陳章軍從辦公室里搬出印有“法律咨詢”的布標及普法宣傳材料等移動辦公設備,同維西縣司法局葉枝司法所的工作人員一起到現場參加由中共迪慶州委普法辦、州司法局主辦、維西縣司法局承辦? “中國夢·司法情? 12·4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治宣傳日、云南省法治宣傳周系列活動”迪慶州文藝普法演出隊走進葉枝鎮的普法活動。 葉枝鎮是三江并流腹心地的腹心,境內居住著1萬多以傈僳族、納西族為主的9種民族,交通公路由維西直通德欽進藏。葉枝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區位優勢,蘊藏著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這里的傈僳族特色文化更是民族文化之林中獨樹一幟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先后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被迪慶藏族自治州政府命名為“香格里拉傈僳族特色文化之鄉”。 到葉枝鎮文藝普法是迪慶州文藝普法演出隊“文藝普法進鄉村”全州巡回演出的第七站。迪慶州文藝普法演出隊表演了《阿尺木刮》、《恩情》、《納西舞》、《尼西情舞》等10個歌舞及普法小品。普法小品依然以詼諧幽默的表演方式和通俗易懂的土語方言寓教于樂,迎來觀眾一陣陣捧腹大笑,達到了引導廣大群眾學法、普法、守法、懂法、用法,用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言行的目的。其中小品《懶漢脫貧》講述了某村懶漢不配合扶貧包戶干部的工作,等、靠、要思想嚴重,是一個典型的群眾不急干部急的幫扶工作案例,文藝普法隊緊緊圍繞當前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利用群眾樂于接受小品的方式,呼吁貧困群眾積極響應州委州政府的號召,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其他政策,積極主動脫貧,樹立脫貧光榮的觀念,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 ![]() 葉枝鎮納西族阿里里滿達協會、葉枝鎮老年科學技術協會友情出演了納西古樂合奏、藏族舞蹈;國家級、省級阿尺木瓜傳承人李清碧演唱了傈僳族《打稻歌》等3個節目,通過合奏向群眾宣傳遵紀守法丶和諧穩定的重要性,通過歌曲的形式,呼吁群眾樹立法治觀念,提高法治意識,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當地群眾的積極參與,文藝普法活動也實現了用民族干部宣傳法律知識,用民族語言表述法律丶用民族歌舞傳承法律等的目的。 在文藝普法專場演出活動間隙,還穿插了法律知識問答,通過互動節目,進一步提高了普法活動的知識性、趣味性及群眾的參與性。 ? 在活動現場,州縣司法局、法庭、交警、消防、派出所等工作人員還向村民發放《“七·五”普法系列讀本-法律知識進鄉村》、《云南省村(居)民法律知識讀本》、《農牧民通用法律宣傳冊》、《普法宣傳冊》、《農村法治創建讀本》、《便民服務手冊》、以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主題的年畫、普法歷書、普法撲克、普法宣傳袋、普法傘具、洗衣粉等,共向群眾發放宣傳材料2000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