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牛逼的官員在哪里? 在中國。 衛生部部長陳竺首次公開回應鉻含量超標膠囊事件。他主要講了三層意思。一是藥物膠囊的重金屬限量早就有標準。2010年的藥典就有規定,藥典既是標準又是法律,所以我們現在要依法嚴加管理。二是服用膠囊藥品一定要遵醫囑。三是企業家、科學家應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但對企業家、科學家、藥品,對醫藥衛生事業還是要有信心,有責任的企業家科學家一定是我們國家醫藥行業的主流。 作為醫藥行業的最高領導機關,同時也是醫藥市場理所應當的最高監管部門,沒有對自己所應負責的領域擔負起應盡的責任,導致國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這位老爺作為領導和監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沒有向公眾表達一絲的不安和歉疚,更無須說表達一絲道歉之意,反倒將側重點放在自我辯解上——國家早有藥典,對藥物膠囊的重金屬限量制定了標準,并為醫藥行業開解——問題是極少數,多數是好的,而對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的責任,對下一步監管的舉措以及對涉案的企業的處罰措施只字未提。 世界上最牛逼的企業在哪里? 也是在中國。 目前共有十三家企業經公開報道證實藥物膠囊生產存在嚴重問題,其他各地也在對相關企業進行檢測,發現了更多企業存在類似問題。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為此感到一絲的不安和歉疚,更無須說表達一絲道歉之意,他們也是極盡所能進行自我辯解和開脫,與衛生監管部門如出一轍。 這就是我們這個悲哀的國度。在醫藥行業爆發了如此嚴重的大面積的性質極其惡劣的對國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損害的特大丑聞,竟然沒有人該為此負責,竟然沒有人為此感到羞愧,竟然沒有人想著怎么去杜絕此類現象發生,反倒是所有相關人等都受到了極大的冤屈似的,對著公眾訴冤,并將一切罪責指向莫須有。 的確,如此看來,國民才是此次丑聞的“罪魁禍首”,才應當為此次事件所包含的一切丑惡、卑鄙和骯臟擔起責任。誰叫你們如此麻木、天真、善良,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權利呢?誰叫你們聽任憲法、法律停留在紙面上無動于衷,聽任惡人為非作歹,裝聾作啞呢?誰叫你們在虛偽的官員和無恥的奸商面前總是如此哀憐、孱弱呢? 商人永遠是以逐利為本性的,依靠所謂的道德和責任意識,就無法監督和約束他們的行為。堂堂的衛生部長侈談企業責任,而對政府監管輕描淡寫,這個人怎么能擔當起醫藥企業管理和監督的職責呢? 中國的市場經濟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后如今進入一個“五缺”的危險的階段。即法律制度“缺”,企業道德和責任“缺”,政府監管“缺”,媒體監督“缺”,公眾權利“缺”,這五“缺”導致今天頻頻發生損害公眾利益的重大丑聞,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將不斷有這樣的事出現,如果不在這“五缺”上下功夫解決,它們將源源不斷,永無休止的一天。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美國,也出現了和中國目前相似的情形,企業家由著自己的逐利本性驅使,奉行所謂“只要我能發財,讓公眾利益見鬼去吧”的經營哲學,殘酷剝削工人,肆無忌憚損害公眾利益,美國的政府監管也十分薄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扒糞運動”,在新聞記者和知識分子的廣泛參與下,通過社會的自我消化和清理,公眾的權利意識被喚醒,逐步改變了法律制度缺失、市場失去監管、企業無視公眾利益惡性無序發展的消極局面。 在強調企業的道德責任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四道“防火墻”。順便扯一句,某些人熱衷于建立堵塞公眾言論的“防火墻”,而疏于企業經營的“防火墻”,豈不是本末倒置?這四大防火墻,第一道是法律制度,就像上面高官所提到的“藥典”即是;第二道是政府監管,對市場經濟進行監管是政府的主要責任之一;第三道是媒體監督,要放開新聞媒體的條條框框限制,它們才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第四道是保障公民權利,公民沒有權利,利益就無人重視,公眾有了權利,任何人就不敢輕易損害公眾利益。 眾所周知,現實中政府監管之所以不到位,一是法律制度的缺失或者漏洞,有的是沒有顧及到 ,有的可能是有意識缺漏,為一些不法企業創造機會。二是政府和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關系,“合謀”侵害公眾利益,前述法律制度缺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不去監管企業,或者在監管中睜只眼閉只眼,這些情況大量存在。于公,招商引資、發展經濟是各地官員“升官”的主要依據,沒有企業,他們就沒有機會往上爬,沒有企業,當地的稅收上不去,日子也難過;于私,中國國情之一是一個企業要想在某地生存,必須與所屬區域官員分享利益,對之行賄賂,在此情況下,他們又怎么會去監管同在一個利益鏈上的輸利者呢?反過來倒會成其保護傘。三是政府的監管沒有任何制約因素,人大政協都是橡皮圖章,公民“被代表”了無權監督,媒體又是喉舌,就在他們領導和管轄之下,如何去“揭黑幕”? 這就是為什么屢出類似事件卻無法制止,反倒越演越烈,對公眾利益損害越來越大的根源。如果不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國民就沒有消停的時候。(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