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臺標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日前關于中央電視臺部分頻道以及北京電視臺臺標寫法不規范的言論,讓“臺標”改革問題成為熱點話題。央視表示:臺標“延續數十年,非常珍貴,不可能輕易更改”;北京電視臺也表示使用的臺標是今年1月1日新啟用的,已經國家廣電總局審批,完全合法,目前沒有作出調換的打算。但這場風波卻依然繼續。 唐師曾:“CCTV”在英國有特殊含義 新華社著名的記者唐師曾2月6日在自己的博客中發表了一篇名為《倫敦CCTV的標準含義》的文章,雖然未曾對CCTV臺標問題進行評述,但他透露一個信息,即在英語中,CCTV的本意是“Closed-circuittelevision”閉路電視,但是還有一個含義是“中央監控系統”。 在他發布的相關圖片中,我們會清晰地看到位于倫敦地鐵站的一個監控提示牌。上面有“CCTV”,但意思卻是“CCTV在倫敦進行監控錄像之前必須首先提醒公眾,否則偷拍視為侵犯人權。” 也就是說“CCTV”在國外是有其特定含義的,但這是否就構成理由,需要讓央視改臺標呢?有網友就表示,如果害怕別人引起歧義而改變,那許多英文都是多義的,根本改不過來,這一說法立不住腳。 調查:八成網友力挺“使用本國文字” 教育部所倡導的臺標“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及其法定拼寫形式漢語拼音”,近日成為國內眾多媒體和網絡議論的熱點,其被認可度有多大呢? 記者昨日在人民網上看到了此事件的網上調查,4萬多參與投票的網友中,超過86%的人贊同“使用本國文字,傳播民族文化”;只有超過5%的人認為“臺標文字應該用英文,體現國際化”;還有一些網友認為“可不拘一格,體現多元化”。有網友特別指出,認為央視的拒絕行為是對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不尊重,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這種有事沒事就牽涉文化問題的做法,實屬無意義。 面對教育部的批評,央視“不可能輕易更改”的回復,有網友認為“太過霸氣”,“央視敢于叫板的底氣,無非還是來自其特殊的地位”。這部分網友力挺教育部,認為教育部是為了傳統文化而做努力,應該支持。 這場關于央視的爭論,還讓一些網友感到很“有趣”,網友YG就說:“改不改臺標對我來說沒什么關系,不過,我覺得這件事最大的變化是,以前央視總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現在卻好像春晚一樣,可以讓我們大肆討論,就好像前段時間央視新辦公樓名字的議論一樣,這種狀態很好。” (來源:華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