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觀眾贊李安《制造伍德斯托克》很high很美
李安新作《制造伍德斯托克》先行海報 戛納電影節漸入佳境,華人導演陸續亮相。當地時間5月15日下午,李安角逐金棕櫚的新片《制造伍德斯托克》舉行媒體放映會,德比西電影院門口排起開幕以來最長的長龍,人氣甚至旺過開幕片《飛屋環游記》。這是李安時隔13年后再度殺入戛納的主競賽單元,上一次他憑借《冰風暴》獲得了最佳編劇,這一次,已經手握兩座金熊和兩座金獅的李安能否再添一座金棕櫚,晉身三大國際電影節的大滿貫得主,成為所有媒體和影迷共同關注的話題。 放映后現場媒體的反響十分熱烈,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甚至有不少歐美記者表示,雖然目前為止競賽單元的影片只放映了幾部,但是李安的這部《制造伍德斯托克》絕對值得一座金棕櫚的嘉獎。
戛納觀眾贊李安《制造伍德斯托克》 《制造伍德斯托克》根據美國作家埃利奧特-提伯的回憶錄《制造伍德斯托克:一個關于騷動、音樂會和人生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講述了對于西方樂迷影響深遠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誕生歷程。李安將這個充滿了性和迷幻藥的音樂節的誕生經歷描述得堪稱清新,幽默和溫馨的橋段俯首皆是,從無在大銀幕擔任過任何重要角色的男主角迪米特利-馬丁跟這部電影里其他演員一樣,表現出色,但最搶眼的仍是扮演埃利奧特媽媽的威尼斯影后伊美爾達-斯丹頓,她把一個強硬、吝嗇的猶太老太太演繹得光彩奪目,叫人忍俊不禁。 創立于上世紀60年代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群居群落的嬉皮士,開放的性關系,迷幻藥泛濫,李安對于這些元素的把握和運用充滿了精巧的設計,整部電影隨處可見赤身裸體的嬉皮士,卻并無一處赤裸的性愛場面,而關于迷幻藥,埃利奧特被PAUL DANO扮演的嬉皮士邀請到他的拖車上,吸食了迷幻藥后躺著仰望那個花花綠綠的車頂時,李安絕對貢獻了一段大銀幕上最美的幻象,視覺效果叫人驚艷,過目難忘。 戛納在經歷了婁燁的粗糙和擰把之后,終于迎來了一位精致流暢的華人導演,放映中觀眾不時爆發出哄堂大笑,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一位西方記者表示:“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我希望這部電影能在電影節上獲獎,這是我最直接的想法,它試圖去描述這樣一個音樂節, 我們都知道woodstock音樂節上有性,有迷幻藥等一切東西,我們也都知道這個音樂節,但卻從沒深入到這個音樂節的背后。”——無疑,李安的電影用一種輕松溫馨的方式帶觀眾深入到這個音樂節的背后和過去,在涼風習習的戛納感受到盛夏的狂歡。從放映第一天的觀眾反應看來,不管最后《制造伍德斯托克》是否能有所斬獲,李安已經贏得了戛納觀眾的所有溢美之詞。(來源:搜狐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