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早餐食品,愛吃粉絲的人也不少,不但涮火鍋、拌涼菜、做湯少不了粉絲,酸辣粉、米線等粉絲食品,更是大受歡迎。然而粉絲和油條雖然美味,多吃卻極可能給人體埋下健康隱患,甚至可導致人變癡呆。 粉絲加明礬增韌性?? 炸油條加明礬添松脆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粉絲品種繁多,包括紅薯粉絲、土豆粉絲、綠豆粉絲、蠶豆粉絲等等,其中絕大多數粉絲制品都在加工制作過程中加入了0.5%左右的明礬,以起到凝固作用,增加粉絲的韌性,使粉絲不黏連、不斷條、不渾湯。而據健康863網的疾控專家介紹,明礬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鋁鉀,其中含有較多的鋁,人如果大量食用含明礬的粉絲,無異于也在大量攝入鋁。 和粉絲一樣,餐飲市場上絕大多數的油條也添加了明礬。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油條時,喜歡買松脆、金黃的油條,而要炸出這樣的油條,明礬的量必須保證。這是因為明礬是一種水解呈酸性的復鹽,而面堿(食用堿)是一種水解呈堿性的含水量結晶水的碳酸鹽,把礬與堿同時放入水中,它們之間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絮狀物氫氧化鋁,讓油條脹大和色澤金黃。 鋁超標可毒害大腦神經?? 老人、孕婦和兒童需特別警惕 大量食用含明礬的食品,很容易導致人體鋁超標,危害極大。專家提醒,過量的鋁很難通過腎臟完全分解,會在大腦、肝、脾、腎、甲狀腺等組織器官和骨骼、皮膚中蓄積,對人體造成極大毒害,除了可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骨質疏松、關節疼痛和皮膚彈性降低,皺紋增多等癥狀后,更可怕的是會毒害大腦及神經細胞,影響和干擾人的的意識和記憶功能,導致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癥狀,并有可能加快人體衰老過程和誘發老年癡呆癥。 專家特別指出,除了普通人群,老年人、孕婦和兒童尤應控制好吃粉絲和油條的量。因為老年人大部分有腦動脈硬化,大量進食粉絲或油條很可能會造成慢性腦供血不足,進一步形成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導致老年癡呆癥;而過量攝入鋁對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也可能造成影響,孕婦應少吃;兒童因神經系統正處于發育時期,也應少吃粉絲或油條。 不要同時食用粉絲和油條? 配蔬菜和粗糧可降低鋁吸收 當然少吃并不等于不吃。專家表示,根據科學測試,每人每日允許攝入的鋁含量為每公斤體重1毫克,除開我們日常使用鋁制餐具和食用含鉛食物可能攝入的微量鋁以外,個人每天攝入50g以下的粉絲或油條相對安全,但應注意不要同時食用粉絲和油條,以免二者相互作用,增大毒性。個人吃粉絲時可配著蔬菜和粗糧一起吃,因為蔬菜和粗糧中的纖維會起到干擾鋁吸收的作用,降低食用風險。 此外,消費者在購買粉絲制品時應注意選購正規廠家經過檢測的合格產品,不要隨便購買沒有證照的“三無”產品。而油條由于以私人作坊生產、銷售為主,經營者添加明礬更為隨意,消費者的食用風險也更大,建議個人除了平時減少食用油條的次數,也可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判斷油條中的明礬使用是否過量,比如油條特別松脆、粗大、金黃,又比較硬,油條里的氣孔也很多,就很可能是使用了比較多的明礬,應避而遠之。(來源: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