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來的強對流天氣已讓我們經歷了淋漓的大雨,體驗了清新的濕意。然而,雨天帶來的不僅如此。潮濕生菌,你的皮膚和腸胃是否因此不安?風雨夾涼,你是否有“羅衾不耐五更寒”的感嘆?連日陰霾,你是否出現情緒障礙而郁郁寡歡?專家提醒,在這樣一個多雨的季節,做好飲食、起居、心理等方面的養生保健對于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飲食:謹防腸胃病多吃除濕品 大雨可以驅走高溫,為我們帶來絲絲涼意,很多人因此胃口大開。但是多雨潮濕的夏季,往往也是腸胃病多發的季節,因此飲食衛生馬虎不得。 “多雨潮濕的季節很適宜腸道病菌和霉菌生長,因而極易誘發夏季急性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瀉等。”郭連澍說,不衛生的食物不要吃,尤其生吃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洗干凈后再吃;隔夜飯最好不吃,如果吃應先回鍋加熱;不吃直接從冰箱中取出的食品,應等其溫度回升或加熱后再吃,因為太寒涼的食物會損傷胃的陽氣,造成不適;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的食物,防止生熱過多;水果也要選擇一些不太膩的品種,如西瓜等,但要注意適度。 同時,可以選擇一些除濕的食物,如薏仁性涼味甘淡,有健脾利濕、補肺清熱、止瀉抗癌等作用,可以加入飯中同煮、煮湯、磨成粉服用或沖泡食用;絲瓜、木瓜可以通絡去濕;馬齒莧可去腸胃濕邪等。另外,中醫講“暑必夾濕”,食用竹葉、荷葉、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濕;“苦能燥濕”,多吃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苦味食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起居:避免受濕邪衣被常曝曬 雖然濕漉漉的空氣對于久居北方的人來說是難得的,但是出現一段時間里過于潮濕的環境又會讓人徒生不少煩惱。郭連澍提醒,為預防濕邪侵入人體及潮濕帶來的其他皮膚病,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不管是吹空調還是外出,不可過分貪涼,防止受風、受濕、受寒。 不要淋雨,防止感冒及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復發。中醫認為,“風邪易去,而濕邪黏膩最難去”,風濕病人最怕陰冷潮濕的氣候,潮濕多雨的天氣會使“老風濕”復發,也可能使一些健康人發生風濕病。 加強室內通風,但晚上睡覺前最好關上窗戶,或著將窗戶開一窄縫,拉上窗簾,睡覺時蓋好被子,不要著涼。 衣服一定要晾干,被褥經常清洗晾曬,防止多雨潮濕天氣滋生病菌導致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布藝沙發很容易吸潮,要保持沙發的清潔,定期除塵,另外最好定期清洗。還要把拖把消毒清潔,洗后放在通風的房間。 心理:戶外多運動消除抑郁病 雨季纏綿而又漫長,陰霾的天空總給人一種快塌下來的感覺,人的心情也跟著在風雨中惆悵起來。郭連澍說,雨天氣壓低,人體會感到胸悶氣短,心情也會變得郁悶。另外,在雨天特別是連雨天,人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使得細胞的生理功能減弱,易產生煩躁、焦慮、抑郁等情緒或心理障礙。 如何改善這些癥狀呢? 1.找一件自己感興趣的、能使自己快樂的事情來做,借此放松心情。 2.多到室外空氣清新、場地寬敞的地方進行運動,如散步、跑步、練太極拳、跳健身舞等。 3.多參加娛樂活動或其他社交活動,多和他人進行交流。 4.增加糖類攝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減輕憂郁,但糖尿病患者除外。另外,可適當服用復合維生素B類、谷維素等,調節精神情緒。(來源:慧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