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稱,飼養雞蛋從蛋雞品種提純、孵化、室內育雛、飼養、防疫防病、場地環境、水源及原料要求、質量標準、產品驗收、包裝、貯存等方面,全程實行標準化生產。而“土雞蛋”主要來自于散養農戶,個別無良飼養者如果給雞吃了皮革粉、肉骨粉和藥渣等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飼料”而產下的“土雞蛋”,不僅營養價值大打折扣,連基本的食品安全也無法保證。因為抗生素在雞蛋中殘留,可使耐藥性的病原菌株數量顯著增加,人被變異細菌感染患病后,治愈很困難,對人體具有潛在危害性。 鑒于此,提醒消費者:購買“土雞蛋”要慎重,最好選擇大品牌的禽蛋制品,不要為圖便宜,而忽略了食品安全問題。 土雞蛋更營養?理性看待土雞蛋 近2年,合格的普通雞蛋價格始終在每公斤七八元間,而土雞蛋價格從每公斤十三四元漲至現在的十八九元,價格上漲了三成左右,漲幅在肉禽蛋類中不可謂不大。 青睞土雞蛋的市民普遍認為,因農家放養的土雞以青菜、青草、蟲子、谷物等為食,營養優于飼料配方,所產土雞蛋的營養價值當然就高于普通雞蛋。每周都要到羅立新夫婦門店購買土雞蛋的鄧先生說:“現在蛋也能造假,飼料里面添加各種違禁成分,讓我們不敢相信市面上大部分的雞蛋。” 看來,對高營養價值的追求和出于食品安全的考慮,是熱捧土雞蛋的兩大原因。 但據專家分析,土雞蛋和合格的普通雞蛋里蛋白質、氨基酸、卵磷脂、碳水化合物、鈣、鐵等含量沒有明顯差異;土雞蛋內維生素A和維生素B的含量還不如普通雞蛋。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鄧放明教授認為,土雞蛋和“洋雞蛋”從營養價值上來說,并不存在很大差異;只是由于喂養方式的不同,土雞自由覓食蟲子和綠葉較多,直接攝取水分較少,使土雞蛋的蛋黃中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2含量較高,水分較低,口感比普通雞蛋要好。 農業部早在2001年就頒布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去年,我國又頒布了《安全衛生優質鮮禽蛋標準》,這一標準涵蓋了鮮禽蛋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操作技術規范,各項鮮禽蛋安全衛生標準項目和標準值均參考了國內外相關的技術標準。目前我省大型禽蛋企業,均能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對蛋雞進行科學喂養,所產雞蛋均符合國家標準,廣大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長沙市公務員劉先生對待土雞蛋的態度相對比較理性。他說,土雞蛋取決于雞種,現在農村里真正意義上的土種雞并不多,即使是土種雞下的蛋,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認證,也很難說是安全、可靠的雞蛋。就算是土種雞,就算是放養的,這也與其生長地的生態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叭绻莵y采濫挖嚴重的區域、周邊有污染源的鄉村,這種環境下產出的土雞蛋真會很安全么?”此外,劉先生說,由于價格的因素,也不排除一些不法之徒非法使用激素、色素等添加劑,人為提高土雞產蛋率,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 因此,劉先生稱,自己“不在意雞蛋‘出身’土不土,買蛋時就看檢驗合格證和產地、出產時間”,這樣相對會安全些。(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