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啟蒙教育到結束學業,每個人都會遇到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師。這個老師不僅授予你知識,還教導你做人的道理。在教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特別策劃了一期有關教師職業病的話題,希望能給老師的健康提個醒。 說話時間多、站立時間多、伏案時間多是教師工作的三大特點,隨之而來的就是教師職業病慢性咽喉炎、靜脈曲張、頸腰椎病等。 慢性咽喉炎補充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B族維生素 不少教師都深受慢性咽喉炎的困擾。其中,聲帶結節就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類型,表現為聲音嘶啞,輕者聲音發“毛”,重時聲音沙啞,先為間歇性,以后為持續性。醫生指出,如果在身體疲勞、喉部黏膜發炎充血水腫時不注意休聲,勉強用力發聲或高聲說話,就會造成聲帶黏膜損傷,引起聲帶黏膜創傷。 老師要想保護好嗓子,最重要的就是修正講話的方式,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此外,平時可做一些保養的措施:講課中,注意聲量,切勿太大聲或急切地說話;課間休息時讓聲帶也休息一下;常用溫開水、薄荷口含片潤喉,以刺激唾液分泌,潤滑喉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巧克力等甜分高的食物不宜過多食用。 補充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食物,如豬蹄、蹄筋、魚類、豆類等,有利于慢性咽炎損傷部位的修復。多攝入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新鮮水果、綠色蔬菜、奶類等,有利于促進損傷咽部的修復,并消除呼吸道黏膜的炎癥。 靜脈曲張兩腳輪換休息,抬高雙腿,泡腳按摩 教師需要長時間地站立授課,這使得腿部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下肢靜脈內的血柱形成靜脈內的壓力,使靜脈血不易向心臟回流,下肢靜脈瓣膜出現松弛,靜脈血向足部倒流,日積月累造成下肢腫脹、疼痛,嚴重的還會引起靜脈曲張。 為避免靜脈曲張,教師站立講課時應將身體重心交替由一只腳移到另一只腳上,保持兩只腳輪換休息狀態,或者是慢步走動;下課時活動雙腿,休息時可將腿抬至高于心臟平面,睡覺時可墊高床尾,以緩解雙腿承受的壓力,讓血液盡量流回心臟;日常可穿用于預防小腿靜脈曲張的彈性襪,不穿高跟鞋,并多做促進腿部血液循環的運動,如慢跑等各類運動或按摩腿部。如果有條件,不妨泡泡腳,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環。 頸腰椎病調整坐姿,勞逸結合,適當運動 教師長期伏案工作,注意力集中,身體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容易引發頸部、腰部的肌肉緊張,長此以往易造成頸腰椎病。如慢性腰肌勞損就是一種積累性損傷,主要由于腰部肌肉疲勞過度,致使肌肉、筋膜及韌帶持續牽拉,使肌肉內的壓力增加,供血受阻,這樣肌纖維在收縮時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補充,產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謝產物得不到及時清除,積聚過多而引起炎癥、粘連。 教師要如何預防慢性腰肌勞損呢?首先,糾正不良的工作姿勢,如伏案過低等。其次,防止過勞,工作中注意有勞有逸。不要久站久坐,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維持一個固定的姿勢一旦超過了20分鐘,肌肉就開始緊繃,而錯誤的姿勢是會加重腰酸背痛的。因此,教師要注意調整工作中的姿勢與時間長度,適度運動、充分休息,做些擴展胸部、扭動腰肢、活動四肢等運動。(海峽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