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發布新媒體藍皮書 微博“國家隊”異軍突起 研究顯示6月至8月為食品謠言高發期 6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這也是該系列年度報告的第四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主要編撰的這部報告提出:微博“國家隊”異軍突起,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齊發力,在微博輿論場嘗試主導“微話語權”。藍皮書同時對2012年出現的謠言進行了分析。 媒體微博總數突破11萬 藍皮書介紹,人民日報開通微博法人賬號@人民日報,粉絲數持續增長。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也在微博輿論場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認證的媒體微博總數已經突破了11萬個。 據悉,2012年下半年中國微博總訪問次數達到155.56億次,總頁面瀏覽量達到739.85億次,總訪問時長達到15.18億小時。微博在信息活躍度方面雖然落后于搜索引擎、網絡視頻、網絡購物、博客空間等網絡應用,但已超過社區論壇、社交網站、主流媒體網站以及音樂網站、文學網站等多項應用。 社會治安謠言占比較多 藍皮書把謠言分成硬謠言和軟謠言,其中,與災難、治安、食品、財經、政策法規、政治外交、官員腐敗等有關的謠言,直接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可以視作硬謠言;與娛樂體育相關,主要作為老百姓茶余飯后談資的謠言則是軟謠言。另有一部分科技健康和民生謠言,影響程度介乎兩者之間。在藍皮書統計的671條謠言中,近六成是硬謠言,超兩成是軟謠言,另有不到兩成的謠言介乎兩者之間。 據藍皮書統計,社會治安謠言占16.1%,民生謠言占11.3%。財經謠言有74條,占11.0%,其中超過四成涉及股市,另有一成涉及樓市。與政策法規相關的謠言占6.7%,其中一半以上都和交通法規有關,包括“高清探頭查違規”、“副駕駛不系安全帶要罰款”等。體育謠言占6.4%,科技健康謠言占6.3%,另外政治外交謠言還占5.2%。 藍皮書特別指出,2012年和食品有關的謠言占全年謠言的6.7%,共有209篇媒體報道。食品謠言的爆發具有周期性,6月至8月的收成時節是高發期。 微博為主要傳播渠道 藍皮書指出,發生在中國的617條謠言中,有354條提到了謠言的發生地。其中,有45條在“全國”范圍內流傳。出現頻率最高的省份(20次以上)有3個,依次為廣東、浙江、江蘇。另有將近一半左右的謠言出現在地級市、縣或鄉鎮。 在671條謠言中,有461條提及謠言的傳播渠道。超過1/3的謠言以微博為主要傳播渠道。 在671個案例中,司法機關介入的有89個,占13.3%。 專家表示,透過謠言看到的是中國民眾內心深處與日俱增的擔憂與恐慌,以及轉型期的社會矛盾,社會公信力的下降是謠言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