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樣品檢測耗時4個多月 按恒天然的說法,早在今年3月,企業便發現潛在質量問題,當時對某一產品的檢測發現梭菌屬細菌。只是,這一菌屬許多菌種屬于無害,因而企業在接下來幾個月里對產品樣品實施進一步檢測。 直至7月31日,檢測中發現了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肉毒桿菌。 問及為何耗時這么久才發現問題,羅馬諾回應,這一時間符合現代標準。他說:“我的理解是,得出這一結果所作的科學檢測使用了現代技術標準。我們總想做事情快一點,但現實是,根據現有技術,要耗時那么長。” 羅馬諾說,這次污染源是恒天然在新西蘭北島懷卡托地區豪塔普工廠的一根受污染的管道。“(發現受污染后)我們立即尋找源頭,確定一小段管道沒有像本應該的那么衛生。” 他說:“正在對這家工廠的更多產品實施檢測。”他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各方正在調查污染情況 恒天然說,已于2日告知8家客戶這次質量問題。這些客戶現正緊急調查,以確定產品是否受到影響。如有必要,將召回產品。 恒天然拒絕提供8家企業和相關產品名稱,拒絕說明“受污”產品銷往哪些國家和地區。但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表示,受影響國家包括澳大利亞、中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沙特阿拉伯。 《新西蘭先驅報》3日報道,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認定,在新西蘭銷售的5批嬰兒奶粉產品可能受到污染。這一部門說,涉及的品牌是達能旗下的可瑞康(NutriciaKaricare),產品是針對6個月以上嬰兒的第二階段配方奶粉。 初級產業部分管食品安全的代理局長斯科特·加拉赫說:“可瑞康通知,其中3批存放在新西蘭奧克蘭市的一處倉庫,另一批裝載在一艘船上,另外一批存放在澳大利亞……可瑞康說,已封存這些產品,不會上架銷售。初級產業部仍在核實信息。” 加拉赫說,初級產業部已派小組前往可瑞康在奧克蘭的倉庫。 □反應 中國質檢總局: 恒天然通報當晚即要求召回 針對新西蘭企業在濃縮乳清蛋白粉中檢出肉毒桿菌一事,國家質檢總局2日晚要求進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產品。 中國是新西蘭奶粉的主要進口國之一。暫不清楚這次是否有“受污”奶粉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高度重視這件事,2日立即與新西蘭駐華使館取得聯系,要求新方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問題產品影響中國消費者健康。 同時,中國國家質檢總局要求進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產品,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進一步加強新西蘭輸華乳制品的檢驗監管。國家質檢總局將對此事繼續給予關注。 新西蘭政府: 暫停向寶寶喂食可瑞康二段奶粉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3日發表聲明,建議新西蘭父母暫停為6個月以上寶寶喂食“可瑞康”牌二段嬰兒配方奶粉,因為這種奶粉可能使用含有肉毒桿菌的濃縮乳清蛋白粉。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負責食品安全事務的代理局長斯科特·加拉赫當天表示,恒天然集團于2日下午向初級產業部通報了這一事件,初級產業部已將情況通報主要海外市場的政府監管機構,并加緊調查核實。目前已經確定5個批次“可瑞康”牌二段嬰兒配方奶粉使用含有肉毒桿菌的濃縮乳清蛋白粉。這些“問題奶粉”不會被投放到市場銷售。 加拉赫說,初級產業部將與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及相關客戶合作,加緊核實并了解更多相關情況。如果市場上產品被發現含有被污染的蛋白質成分,將會被立即召回。在驗證過程結束前,消費者應使用可瑞康一段奶粉或其他品牌奶粉代替。 恒天然集團: 聯系客戶撤回產品暫未進行召回 恒天然集團新西蘭乳品業務總裁加里·羅馬諾表示,恒天然的客戶們將這種特殊類型的濃縮乳清蛋白(WPC80)應用于包括嬰兒配方奶粉、成長奶粉和運動型飲料等產品之中。 “因此,我們立刻聯系了我們的客戶以及相關機構,從而保證所有可能受影響的產品能從市場中撤回。”羅馬諾表示,“我們正與客戶合作,并將在獲得最新情況后公布更多信息。”如果需要面向消費者召回產品,將由相關的食品公司完成。 恒天然說明中還稱,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昨天表示:“恒天然始終把食品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我們極為重視公眾健康問題,并正盡我們所能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幫助,在必要時召回所有包含這一原料的產品,同時保證公眾了解這一情況。” “我們正在快速行動。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盡快獲得那些可能受到影響的產品信息,從而確保這些產品從超市中下架,而那些已經被買走的產品也能退回來。”史畢根斯談道,“我們正在與新西蘭的監管機構初級產業部緊密合作,保證新西蘭以及海外的監管部門隨時了解最新情況。” 恒天然中國市場大事記 2005年 恒天然與中國當時的三鹿集團簽署合資協議,注資8.6億元人民幣收購三鹿43%股份。次年,雙方的合資公司正式運營。 2007年 恒天然在河北省唐山市建立恒天然牧場,并以該牧場作為恒天然在中國的示范牧場。 2008年 三鹿奶粉曝出“三聚氰胺事件”。恒天然公司在華投資受到重創,其所有在三鹿集團的投資均化為灰燼,包括其自有奶粉品牌安怡、安滿也因由三鹿集團經營、部分奶源也由三鹿供應,而被迫退出中國市場。 2009年 恒天然旗下品牌安怡、安滿在退出一年后,重返中國市場。這些產品所使用的原料奶粉均從新西蘭進口。 2011年8月 安怡開始在江蘇省南京、無錫、蘇州、常州、揚州、鎮江、泰州以及南通八個城市上市。 2013年1月 恒天然在對2012年9月生產的100份樣本檢測時發現,其中10份奶粉及奶酪粉中存在二聚氰胺(DCD)殘留。恒天然發言人稱,這并不影響食品安全,檢出二聚氰胺殘留的批次也已照常發往中國等國外市場。 2013年6月 恒天然表示正準備在中國市場推出自己品牌的嬰兒奶粉“安曼”(Anmum),新品牌奶粉將首先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銷售,如果開局順利,將擴至中國其他地方市場。 □釋疑 為何不公布中國3家客戶名單? 公布客戶名單須得到客戶許可 恒天然方面昨天雖然指出中國有3家客戶進口了問題產品,但并未公布3家客戶的具體名稱。那么三家客戶到底是進口商還是奶粉品牌生產商?如果是前者的話,那么該進口商又要供應給各個不同的企業生產商,涉及到的品牌商就可能遠不止3家。 恒天然中國公司有關負責人郝曉紅昨天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因為恒天然與客戶都簽有協議,公布客戶的名單必須得到客戶許可才可以。 不過從昨天晚間恒天然發布的第二份公告看出,問題產品流向應該是品牌企業。不過具體企業名稱仍沒有公布。 有消息稱,中國有70%的進口奶粉都來源于新西蘭,而這些幾乎全部出自恒天然;平均每10個中國比薩中,就有8個使用恒天然產的奶酪,并且多數大型面包連鎖店使用的也都是恒天然的黃油、奶油和奶酪。 為何3月份發現問題至今才公布? 不斷細化研究了幾百種可能性 根據恒天然的說明,恒天然今年3月份就發現了可能存在的質量問題,但是直到5個月后的今天公司才對外公布問題,為何當時公司不采取應急措施封存相關產品、等待檢測結果最終確認沒有問題后再重新出售從而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對此,恒天然執行董事加里·羅馬諾則解釋為:這一時間符合現代標準。他說:“我的理解是,得出這一結果所做的科學檢測使用了現代技術標準。我們總想做事情快一點,但現實是,根據現有技術,要耗時那么長。” 恒天然中國公司有關負責人郝曉紅隨后給記者發來書面回復表示,“由于新西蘭基于牧草養殖的模式,梭菌屬微生物并非常規檢測項目,這也是為什么乳清制品生產初期并未檢測梭菌屬微生物的原因。但當我們混合各種原料進行生產時,我們對梭菌屬微生物進行了檢測,而進一步的混合生產是在各種原料生產幾個月以后發生的。雖然它仍然在可接受范圍內,我們仍啟動了進一步預警測試,以找出這種變化的原因。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測試,不斷細化,利用現有的檢測方法研究了幾百種可能性。自然界中存在數以百計的梭菌屬微生物,但其中大部分對人類無害。經過一系列檢測,7月31日確定是肉毒桿菌。” 不過,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表示,“各種病毒的培養,毒素的來源,都要進行一一排查,確實需要一段時間”,恒天然作為一家全球知名企業,對自己的丑聞并不護短的態度,對消費者來說總體還是負責任的。但是恒天然在發現問題的苗頭時就應該采取一個臨時應急方案,叫停產品的生產銷售,然后再去查。此次從發現問題到公布問題拖延的時間是長了點,為何他們沒有采取這樣的應急方案,也只有恒天然自己解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