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祖師洞可以俯瞰那個美麗的山彎。 霖水山莊及周圍環境——這里是香格里拉旅游西環線的必經之點。 這樣的情景出現的時候,就是塔城民眾習慣已久的吃臭水時節又來臨了,從臘普河上游到下游的民眾,都會呼朋喚友、扶老攜幼前來,一面按照祖先留下的傳統習慣吃臭水療疾保健,一面跟舊時朋友、新交知己聊大天吹大牛。恨不能把過去的日子,正在過著的日子,將要來臨的日子都在一天中說完道盡。拿了今天流行的語言說,就是要進行很多總結分析,也進行很多策劃和創意。論到得失,情感情緒都要傾瀉出來,也就難免要唏噓感嘆。更有那事先早有約定的年輕人,方才還見他們在眾人面前嘻嘻哈哈,轉眼就鉆進山林不見蹤影。等喝酒的人還在迷瞪中時,一段美好姻緣早已成就。 要是你從其宗方向往塔城鎮政府所在地走,這山彎的位置就在你的左手邊,山彎就像一個懷抱,公路橫過他的胸膛,伸出的兩只手臂摟住的是一小片面積不是很大但十分肥沃的稻田,夏至的時候有的被翻犁起來泡滿水,有的已經插進了小秧,因為包產到戶,同一片田地會有很多主人,各家根據自己的愛好條件種植,所以品種時間都不再像集體化時那樣整齊劃一。但到了收獲的季節卻是莊稼們自己表露出回家的急切心情,幾乎是一色地飽滿黃燦起來。初秋,稻粒已經金黃,稻子全身的綠葉卻還沒有完全枯黃褪落,這一片田壩里就全是綠玉鋪金了。這彎子說大不算大,說小也不算小,不管由北向南還是由南向北,從遠處是見不到的,見到的時候已經就在他的懷抱里了。所以就會給你從遠處歸來,一頭撞進母親懷抱里的感覺。前面說到公路是從這懷抱的胸膛穿過的,正中段就是一座橋。驅車從能瞻望祖師洞的小山包下來,見了這山彎,先前可以見到的大部分景致就在小山包后面消失了,眼前的彎子四面被青山環著,整個山彎緩坡上,幾百年前就被開墾出來的梯田隨著季節的變換,綠了來黃了去,就給人時換境移的童話感受。穿過橋下的小溪由西向東流來,淌進由北向南流淌的臘普河,溪水淌進河里,河水再淌進金沙江里,這就是臘普河運行軌跡,也是世間一切水流的流動匯聚規律,偏偏地要說些廢話,卻是因為,這流進臘普河的溪水旁邊就有了那一汪有著特殊氣味的泉水——臭水。 山彎旁邊的田土我不知道具體有多少畝,但它是與周圍村莊的人口相匹配甚至有余的,在山區說來,也算得一片可以入眼的肥田。跟著山彎一起彎曲的梯田,上窄下寬,而路上邊的一片便是整個田畝的腦袋。可這腦袋又是扁的,遠處看來竟是一只大腳板。細問之下又引出美麗動人的傳說,原來那是幾百年前,神通廣大的達摩祖師跟惡魔斗法時變得頂天立地,一只腳踩在這里留下的腳印。 也正是因為達摩祖師站得那么高的時候,居高臨下地看清了很多百姓不但受著魔鬼的殘害,也在受著疾病的折磨。于是大發慈悲之心,順手就造下那一汪神泉——臭水。 到目前為止,我個人還沒有找到什么資料證實臭水中所含的有效藥物成分是些什么,或許有人分析化驗過的,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百姓認定這水確實是對很多疾病有療效的。可以治療胃腸疾病、皮膚疾病、風濕病、失眠癥等等。還更重要的是,吃臭水期間與他人進行心靈溝通的愉悅,精神狂歡的陶醉。 塔城民眾自古有做事認真的習慣,耕田犁地認真、唱歌跳舞認真、攆山捕魚認真,這吃臭水自然也認真。了解實情后我才明白,為什么不叫喝臭水而偏偏的叫做“吃”臭水,原來一到這里,煮飯要用臭水,燉湯要用臭水,熬茶要用臭水,洗臉泡腳也用臭水,真是無處不臭,無人不臭!其時那臭水不是真臭,只不過有一種特別的味道而已。但是最讓我佩服民間語言的是:這一個吃字在這里的確把個中實況表達得淋漓盡致。因為在民間的語言習慣中,一切喝的都可以稱之為吃,但喝的東西卻不能稱之為吃,要是有人說吃酒吃茶,大家會習以為常,要是有人說喝飯喝饅頭,別人就要笑掉大牙了。 塔城人世世代代相信這臭水,在每年的夏至前后去“吃”這臭水。據說很多人的疾病就是吃臭水吃好了。于是就更相信了臭水,更要去吃。這里就變成了一個景點、一個圣地。祖師達摩就在阿海洛山頂俯視著臘普河,俯視著小象山,也俯視著那些吃臭水的蕓蕓眾生。這山下的臘普河,河邊的田壩,溪畔的臭水泉以及前來吃臭水的人們就一概籠罩在一片和諧寧靜之中。這和諧寧靜之中當然也就有幸福的氣息飄蕩起來。 美麗的臘普河、神圣的達摩山、莊嚴肅穆的寺廟、達摩祖師斗妖魔留下的腳印變的肥田,穿過肥田流向臘普河的小溪,溪水邊達摩祖師為了消除臘普河兒女病患造下的臭水神泉,這一切加在一起,把臭水神泉周圍都變成了風水寶地。 現代社會,塔城人一邊盡情地歌舞,一邊也追求著富裕的生活。這就需要搞經濟活動,需要掙錢的門路。于是,就有一個從小生活在臘普河畔、神山腳下格里卓村里、頭腦聰明的藏家漢子——揚澤清,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投入近百萬元的資金,用了幾年的時間,他在這里造了一座山莊,名為“霖水山莊”。當然,揚澤清也不是一夜之間聰明起來的,在此之前當過兵,開過私車,搞過并且現在還在搞著百貨經營,因此才會有了眼光和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