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的覺醒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08-12-14 14:55:00

—改革開放喚醒的獨克宗古鎮

“雅祥、雅祥、雅雅祥”(好啊、好啊、真正好啊),這是香格里縣拉獨克宗古鎮居民由衷的感慨和贊譽。改革開放三十年,古鎮獨克宗迎著朝霞,一步步走向發展和前進。這里面,凝聚著歷屆香格里拉縣縣委、縣政府的執政理念,更離不開古鎮居民的努力與奮斗。

  一、古鎮背景

  從目前已知的考古資料看,早在8000多年前,獨克宗古鎮這一區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磨制石器,巖畫......展示了遙遠的祖先們對這一區域的開拓,莽荒中燃起了一堆堆智慧的火光。距今近3000年的石棺墓葬遺址這一文化現象,向我們揭示了獨克宗這一區域人類群體的發展程度及原始宗教文化對遠古先民們生產、生活的支配。秦漢至唐,獨克宗先民的社會活動已零星閃爍于漢文史籍,獨克宗區域與內地的聯系日益頻繁。唐朝初年,吐蕃王朝崛起,獨克宗古鎮逐為吐蕃屯兵重地,各民族間的交往更加緊密、頻繁,極大促進了獨克宗古鎮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從此,獨克宗古鎮逐步演繹為溝通東西南北交通樞紐,茶馬古道要衢。在祥和與寧靜中商賈云集,互充有無,經貿文化源遠流長。元忽必烈革囊跨江,駐軍獨克宗古鎮,設茶罕章宣慰司。獨克宗古鎮第一次迎來了中央王朝駐軍,第一次置于中央王朝直接治理,遂成國家御敵用兵重鎮。元明時期麗江木氏土司逐步擁有對香格里拉(原中甸)區域的管轄權,采冶業遂之發達,商貿業更加繁榮。在各民族多元文化碰撞中,獨具魅力的獨克宗文化形成。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朝廷駐兵獨克宗古鎮,并筑獨克宗土城,最終確立了獨克宗古鎮為現香格里拉縣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各民族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獨克宗古鎮的交通重鎮地位更加鞏固。雍正四年勘議香格里拉縣界,人民安居樂業。雍正五年廢止中甸鼓鑄錢文,為香格里拉區域與內地貨幣統一之舉,從根本上解除了商貿交通梗阻。雍正十三年,于大中甸(獨克宗)、格咱、尼西、小中甸、江邊設義學五館,從此呀呀雛童誦詩、經之聲飄游于香格里拉的天空,遂稱歸化。

  歷史向我們一步步走來,公元1936年5月1日,一支前所未有的仁義之師、正義之師—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進入獨克宗古鎮。短短十幾天,獨克宗文化中又注入了新的元素: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解放、社會發展......。各族人民祈禱紅軍平安、所向披靡,渴求人民軍隊再駐獨克宗古鎮。公元1950年5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二師一二六團進駐獨克宗古鎮,中甸縣和平解放,12日中甸縣人民政府成立。1957年9月13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迪慶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從此農奴翻身、人民解放,獨克宗古鎮步入輝煌。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光輝照耀下,通過國家大力扶持,香格里拉社會、經濟、文化、大發展,獨克宗古鎮分享著國家強大、社會繁榮、人民解放的成果。但也因特定的歷史原因,作為滇西北商業重鎮、交通樞紐的獨克宗古鎮在發展與進步中其歷史文化韻味曾逐步淡化、蕭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古鎮在尋求發展的沖動中蹣跚前行。1992年,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也喚起了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人代代相傳世為謀生手段的商業萌動。2001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香格里拉縣委、縣政府適時把握時機,將旅游業作為該縣的支柱產業之一,古鎮贏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機。2001年至2005年,香格里拉縣委、縣政府花大力、籌巨資重新修復獨克宗古鎮,打造古鎮精品。2005年,獨克宗古鎮入選中國最具魅力的民族風情古鎮。古鎮洋溢著勃勃生機,充沛著深厚韻味,幸福、快樂、滿意寫滿了古鎮居民的笑顏。曾幾貧困的古鎮居民進入了小康,并向新的目標奮進。溫故而知新,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發展的歷史中飽含著地方政府的執政理念、發展思路和績效取舍。

  二、立足實際,在謀劃所求中發展

  對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開發形式的選擇,香格里拉縣縣委、縣政府突破以往傳統招商引資方式,選擇了一種激發老百姓自主經營、受益的開發模式。首先,花大力,打基礎。政府投資解決了古鎮路、水、電三通和地下管線、公廁建蓋等工程,使泥濘狹窄的古街變得清潔整齊;修復古鎮朝陽樓、龜山古井、轉經筒、月光廣場、博物館、藏經堂(長征紀念館),重喚古鎮歷史文化韻味,古鎮再顯生機。

  其次,造聲勢、創品牌。香格里拉縣委、縣政府通過多渠道、多手段,憑借香格里拉打品牌,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展示古鎮文化,民族文化,傳統手工藝等,2005年,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拉躋身于中國十大魅力民族風情古鎮之列。支持和鼓勵原住居民依照修舊如舊原則重修老屋,保留原有建筑風貌。將古鎮原來空閑的四方街公共用地墊修改建成多功能廣場,白天用作小商品買賣場所,拓展古鎮就業渠道;傍晚為集健身、群眾歌舞娛樂為一體的場地,既為群眾提供了公共活動場所,又借此展示了獨具韻味的古鎮民族歌舞風情。

  最后,重管理,謀發展。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設立專門古城管理委員會,頒布實施《獨克宗古城保護管理實施細則》、《獨克宗古城管理辦法》以及在省人大常委會上通過的《古城管理條例》。對古城建筑、街道衛生、商家經營、居民行為和公共服務等都建規章、重規距,使古城步入有條不紊的良性發展中。思路決定出路,這樣的開發模式無疑體現出政府部門向服務型政府的轉換,從而使這座千年古鎮再現生機和活力。原住居民重回古鎮居住,有的自己經營餐飲、酒吧、客棧,有出租老屋謀生。家家生意興隆,人人安居樂業。增加了群眾收入,使古鎮擺脫了貧窮,擺脫了落后,并步入小康。現在古城內游人絡繹不絕,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欣慰。

  三、以人為本,走科學發展的道路

  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的發展模式,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正是發展與民生的有機結合。

  (一)它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獨克宗古鎮的開發原本可以有多種模式:如由政府統一征用的模式;由政府和開發商聯合另覓福地興建“古鎮”的模式等。無疑這將產生更加巨大的GDP,但對古鎮原住民可能造成無業化、貧困化。由此社會矛盾可能暫時沉淀,但毋庸置疑,我們最終將以更加巨額的代價來解除這些矛盾所可能帶來的危機。獨克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這種可能的隱患。

  (二)它是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文化雖然可以“打造”,但作為對產業有巨大推動力的魅力文化,它有深厚的歷史基礎、民族基礎及久遠的傳承。生態經濟首先必須建立在原生態基礎之上,并由多元力量共同推動。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發展模式正應適于這一規律,于是才具有遠景的追求。

  (三)、彰顯了人民主體地位。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已是現實。獨克宗的未來飽蓄著人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關鍵的還在于黨委決策、政府行為與人民行動的密切一致性,這樣我們的事業得到人民的支持與和諧,達到事半功倍。(松永珍/文  王勁梅/圖)

責任編輯:和玉鳳

上一篇:保和鎮印象

下一篇:小鎮記憶

色噜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国产在线不卡午夜精品2021| 国内大量偷窥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黄|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 精品久久国产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www|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99在线观看精品免费99|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精品毛片乱码1区2区3区|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网站| 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