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各地廣開就業渠道 確保返鄉人員再就業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09-04-14 08:51:00

 

  綏江縣利用職業中學等培訓機構,對返鄉農民工開展刺繡、烹飪、木工、泥水工等短平快實用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本領。圖為返鄉農民女工在學習竹編技藝。(記者 蔡侯友 攝)

  鹽津 返鄉人員全部找到崗位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大量農民工因此下崗或面臨下崗而返鄉,給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如何拓展就業空間,讓返鄉農民工實現再就業,鹽津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采取10條措施解決農民工就業的問題,確保了全縣返鄉人員重返崗位。

  該縣首先強化組織領導,形成齊抓態勢。要求各鄉鎮書記、鄉鎮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全面抓,各村“兩委”指定一名村干部負責抓好此項工作,鄉村兩級要及時上報返鄉返崗農民工情況。及時調查摸底,制定可行方案。2008年10月至今年春節前,該縣外出務工返鄉人員3.5萬人,其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返鄉2.2萬多人,占外出務工人員81700人的26.9%,是鹽津有外出務工記錄以來返鄉人數最多的一次;掌握情況后,該縣立即召開了返鄉農民工座談會45場次,了解外出農民工失業原因和思想狀況、對今后外出務工的打算,及時解決返鄉農民工的生產生活困難,對特別困難的返鄉人員納入低保。做好監測上報,及時掌握情況。面對農民工失業返鄉、生計困難等多重壓力,該縣、鄉、村對全縣10個鄉鎮返鄉農民工進行了逐村、逐組的排查和監測,并做到每10天向縣農村人力資源辦上報一次農民工返鄉和返崗情況,以便及時掌握情況,采取對策措施,確保返鄉人員再就業。了解企業信息,提供就業崗位,多渠道、寬領域及時搜集縣外和縣內各工礦企業的用工需求信息,及時向各鄉鎮發放招工簡章和招工信息,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建立勞務市場,促農民工就業,一方面對外出務工人員就業的企業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掌握其工作時間和工資收入,有無倒閉或裁員的跡象;另一方面在輸出的方向上由珠三角地區轉向長三角地區,開辟新的勞務市場,同時穩定過去的合作伙伴,與之建立穩定的用工協議,促進了失業人員再就業。堅持政府引導,立足市場運作。抓好能人帶動,吸納農村勞力,加強與鹽津籍外出務工能人的聯系,切實發揮了鹽津籍外出務工能人的帶動作用,希望他們幫助吸納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據統計,該縣有市內外務工人員創業能人585余人,可吸納農村勞動力9400人以上,且吸納返鄉農民工崗位仍有較大的空間,該縣正努力溝通協調,開拓這部分就業潛力。抓培訓促轉移,抓輸出保就業。切實抓好農民工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能和務工素質,增強他們的城市生活常識、法律法規意識,全縣開展引導性培訓1300人,技能培訓327人。抓好宣傳發動,確保對癥下藥,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為返鄉農民工創造創業機會,鼓勵和扶持有創業愿望和創業條件的農民工大力發展規模種植和養殖業,興辦農產品生產及加工企業,以創業帶動其他農民工就業;通過新聞媒體宣傳,從而喚起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農民工外出務工。強化跟蹤服務,解除后顧之憂,加強與用工單位的銜接,幫助務工人員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保證農民工有效的穩定性;了解務工人員工資、生活、維權、收入等情況;建立務工人員的聯系制度,聽取意見和反映,協調解決務工人員子女入學、老人贍養以及春播、秋收事宜。同時,在昆明、本縣聘請律師為務工人員維權服務,今年還將在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地區建立黨、團、工會組織。

  目前,該縣因金融危機影響返鄉的人員已全部重返崗位或找到新的工作。

  記者 蔡侯友 通訊員 劉耀寬(云南日報)

  云龍 “一條龍”服務

  21歲的云龍縣寶豐鄉農民李會梅,返鄉后經過縣職業技術學校的培訓,在大栗樹茶廠實現了就業。截至目前,云龍縣返鄉的1萬多農民工已有6000多人在接受技能培訓和創業指導幫助后,實現了就地就業和創業。

  春節以來,云龍縣2萬多外出務工農民工中有一半返鄉,為確保農民實現就業,云龍縣積極采取措施,對全縣86個村的返鄉農民工進行信息監測,并有針對性地分類指導、跟蹤服務。縣里出臺了《關于扶持返鄉農民工和城市困難企業下崗職工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措施》,在財政、稅收、金融、社會保險、就業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鼓勵和扶持返鄉農民工和城市困難企業下崗職工自主創業。今年該縣加大了用于免費就業再就業培訓資金補貼力度,新增不少于3000萬元的小額貸款擔?;穑瑔恿斯布寄軐嵱柣亟ㄔO,確定了以縣農業技術學校、鄉鎮農村技術學校為主的培訓機構作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基地和實施培訓基地。同時,縣勞動保障部門積極實施“暖心工程”、“創業扶持工程”、“一對一就業幫扶工程”,采取就業直通車、送崗進村、送培訓到鄉村等形式,為農民工免費提供“一條龍”服務。該縣為幫助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建設返鄉創業園,通過實施“新型農民工培訓”、“公民職業化”等工程,以職業技能培訓為手段,提高返鄉農民工的就業技能和創業能力。目前,全縣“新型農民工培訓”、“公民職業化”等工程培訓已達4多萬人次,實現總體就業率90%以上。(通訊員 張雄飛)

  滄源 開辟“綠色通道”

  滄源佤族自治縣各部門密切配合,暢通就業再就業“綠色通道”,幫助返鄉農民工、城鎮失業人員等實現再就業。

  該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工商、公安、建設等部門密切配合,結合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重點開發城鎮社區服務、城市管理、交通協管、公共場所服務等崗位,鼓勵失業人員靈活就業、自主擇業、自主創業,以落實行政問責、首問責任、服務承諾和限時辦結“四項制度”為重點,積極為城鎮新增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和轉業軍人就業開辟“綠色通道”。去年以來,全縣共開發新增就業崗位1512個,實現新增就業821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26人,有9戶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再就業,并安置轉移農村勞動力5000余人。(通訊員 蔣正林)(云南日報)

責任編輯:鮑江平(實習)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2022免费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不卡 |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品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欧美精品VIDEOSEX性欧美|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精品乱码一卡2卡三卡4卡网 |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