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質斌可以說是《新聞聯播》主播中資格最老的“大姐大”。1976年7月1日北京電視臺試播《全國電視臺新聞節目聯播》,邢質斌就以微燙的發梢、黑色的老款西服的形象出現在電視屏幕上。30多年過去了,她的搭檔換了一個又一個:趙忠祥、薛飛、羅京、張宏民、楊柳、王寧……但是邢質斌仍然巋然不動地出現在《新聞聯播》的主播臺上,她的經典造型成為很多人對《新聞聯播》不滅的印象。 今日忽見邢質斌即將退休的消息,她的《新聞聯播》生涯即將宣告結束。回顧她30多年的職場人生,不可謂不精彩、不輝煌,同時有過挫折,也有過迷茫。作為《新聞聯播》的“大姐大”,邢質斌30多年的職場生涯會帶給今天職場中的80后年輕人怎樣的啟示呢? 啟示一:展現自我 創造機遇 邢質斌進入中央電視臺是出于一個偶然的機遇。 1973年,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前身)只有沈力、趙忠祥、呂大渝三名播音員,錄音科科長宋培福深為人手不夠而頭痛。當年宋培福在大興縣的岳父家偶然聽到了從縣廣播站傳出的女聲,“就跟小鋼炮似的,突突突的”,音質的力度,抑揚頓挫的感覺,讓他頓感意外。當年夏季,錄音科同事推薦來一個姑娘,“二十三四歲,短發、不算漂亮”,就是邢質斌。邢質斌一開口,居然正是宋培福當時聽到的“小鋼炮”。于是兩個月后,宋培福開車去大興縣廣播站,為邢質斌辦理調動手續。 邢質斌遇到的這個的機遇可真是天上掉餡餅,但受到命運的垂青而正好被餡餅砸到可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概率事件。與其守株待兔,等著餡餅來砸你,不如自己動手制造餡餅了。這個時代更需要善于展現自我、展現個性的人,把你的才能展現出來,相信機遇并不是可遇不可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