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獨特的民俗風情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08-04-11 17:38:05

  香格里拉是現代人們所熟知的一個美麗圣潔充滿幻想的地方。它位于滇、川、藏結臺部的區域中心城市,是古茶馬互市的重要集鎮之一。

        

  迪慶境內的藏族

  生活在這里的迫慶藏族有著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境內與漢、傈僳族、納西族、白族等二十六個少數民族共同居住在一起,多民族在經濟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和睦共處。當地的藏族在保留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不斷的吸取不同民族的優秀文化,帶有多元文化的特點。正是這種相依相成的民族關系,藏族才生存和發展到了今天。

  地理位置

  迪慶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東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與本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隔金沙江相望,西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交界,北與西藏自治區毗鄰。自治州州府設于香格里拉縣建塘鎮,距省府昆明市709公里。迪慶,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

  悠久的歷史

  據考古證實,早在七、八十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迪慶境內就有土著先民生存、繁衍。從德欽縣永芝、納古、石底等地出土的石棺墓及隨葬品文物看,約在2300多年前,吐蕃先民已在這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土著文化。

  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漫長時代里,迪慶藏族就與周圍的民族有了頻繁聯系,各民族相互交往和影響,不僅創造了本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也帶有多元文化的特點,打上了甘青草原文化、中原文化、滇域文化及土著民族文化匯集的烙印。

       

  語言文化與宗教信仰

  迪慶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迪慶藏族自稱“博”,使用藏文。在迪慶,藏族至今保存著許多自古沿襲下來的禮儀語言,平時對話寒喧有固定的三種形式,尊重語、客氣語、普通語。在語音上保留有相當多的古藏語的復輔音聲母,尤其是在迪慶香格里拉縣的話最為明顯。

  在云南藏區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噶丹松贊林寺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五世達賴所敕建的藏區十三林之首。該寺薈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華,其建筑造型不僅充分體現了藏式建筑的風格,表現出深重的宗教意味,而且寺內歷代珍品眾多,有五世達賴和七世達賴時期的八尊金釋迦佛像、貝葉經、五彩金汁、精繪唐卡、黃金燈等,全守還收藏有《甘珠爾》十部,其中兩部為金汁手書,《甘珠爾》二百多部,以及各種精美的鎏金或銀質香爐、萬年燈等。高聳入云的鐘鼓樓,擊鼓報時,聲聞十里,屋頂新金瓦殿,金光閃耀、燦爛奪目,“遠近百里如見佛光”。

  豐實的自然資源

  迪慶藏區是有名的森林王國,覆蓋率約為36.4%,不僅有高原出產的云杉、冷杉、高山松、云南松等還有各種名貴的寄生植物,在濃密幽深的原始森林中還棲息著許多珍禽異獸,如“金絲猴、小熊貓、金錢豹等名貴動物六十多種,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迪慶也是野生藥材的密集之地,有蟲草、貝母、雪上一枝蒿、珠子參等名貴中藥材九百六十多種,有眾多的觀賞植物杜鵑、報春、百合、蘭花等,此外,食用菌類植物也十分豐富,木耳、松茸、雞縱、羊肚菌、一窩菌等一百四十七種,美味可口、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原始生態突出,雪山、草甸、江河湖泊交錯分布,各種資源密集,形成了迪慶高原奇妙的自然景觀和富饒的資源。

  民間工藝

  正是由于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才有了民族手工業的特色產品。木碗、木盒、糌粑盒是迪慶民族傳統民間工藝品之一。深受周邊藏區的喜愛。其造型古樸,實用性強。

木碗分兩種:一種是用杜鵑樹根制作,不加裝飾,美觀大方。另一種是藏語稱“咱“的寄生植物制作,木質黝黑透亮,紋路細如發絲,用“咱”制作的木碗,有鑒別食物是否有毒的功能,因而這類木碗十分名貴。若再加以銀飾裝扮,更是華麗大方。

糌粑盒普遍選用揪木、杜鵑等優質木旋制而成,形如圓塔,做工精美,繪有各種圖案,顏色分金黃、黑色、深紅等,有大、中、小之分。

  民族節日、歌舞

  神奇秀麗的山川,孕育了藏民族善良、豁達的性格,也使迪慶藏族的節日文化獨具勉力。

        

  藏歷新年是藏區最隆重的節日,但迪慶藏族由于受周邊又化的影響,大都習慣過農歷春節,把春節看作最為隆重的節日。

  五月賽馬會是迪慶藏族一年之中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五月的高原正是冬去春來,草綠青山、群芳吐艷的季節,人們相約在城東的舞鳳山下,杜鵑叢中,搭起帳篷,備好豐盛的野餐,邀約親朋,盡情玩耍。賽馬會除了舉行傳統的馬術、馬技、賽馬比賽外,還要舉行又藝會演,民歌大賽,民族服飾展演,物資交流會等各種文化經濟貿易活動,成為迪慶香格里拉的重大盛會。

  民族服飾、飲食
  迪慶藏族男裝與川、藏服飾大同小異,基本特點是肥腰、長袖、大襟。喜歡在短衫高領處鑲金邊或銀邊,釘銀毫或銅質圓口,喜愛顏色醒目的“對通”。男性“楚巴”的領子、袖口、下擺都以水獺皮、豹皮或虎皮作裝飾鑲邊,有的還鑲三層邊,最底層為水獺皮,上面是豹皮,最上面是虎皮。“楚巴”的整個下擺,幾乎都被鑲邊覆蓋,年長者頭戴氈帽、呢禮帽。青年人愛戴立筒狐皮帽。首飾主要有“嘎烏”象牙手鐲、火鐮和銀刀。

  迪慶婦女的長袍一般為藍色,叉口鑲黑色金絨邊,前擺及腳,子擺垂直折成瓦式,外著坎肩,坎肩右襟大多鑲金銀顏色的花邊,喜用繡花硬領佩帶銀口。下看長褲,系藍白相間的圍腰,背披方型氆氌或羊羔皮做成的披肩,藏語叫“然臘”。已婚婦女多以紅布包頭,有的戴筒金邊帽。

  婦女佩戴的首飾主要有金、銀耳環,串有瑪瑙、珊瑚、玉石的項鏈串珠,喜歡戴銀手鐲、銀戒指。這里的藏族把白銀視為圣潔、吉祥、高尚的象征。

  迪慶藏族的飲食品種繁多,豐富多彩。以青稞、小麥為主糧,以酥油、糟粑為主要飲食。

         

  進餐議事要圍坐火塘。主要的風味食品有:奶渣、酥油、紅糖攪拌而成的“特烘”。用養面、酥油、奶渣、紅糖制成的“雪男雪落”。整塊豬肉去掉內臟剔骨后加入花椒、草果、食鹽等將其縫臺,壓上石板腌制,形狀如琵琶的“琵琶肉”。婦女手壓的手工蛋面。藏式糕點,“八撒”、“龍眼包”等等都是胎多人口的傳統風味食品。迪慶藏族喜愛飲酒,一種是較有名氣的青稞酒,是喜慶、節日必備的飲料,一種是家庭自釀的青稞甜酒。

         

  當走進迪慶高原,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電動酥油茶攪拌機走進藏區,在取代老式木茶桶時,這里的藏族無論是居住在城鎮還是鄉村至今仍在使用傳統的“罐罐茶”?和“木茶桶”。
  “罐罐茶”是士制燒成的尼西特產,前有嘴,后有把,類似清朝時期的銅壺。茶葉放入罐內在火上沸煮,罐內茶水不會自行流出,待茶水煮開后,放入酥油,用一根竹桿插入罐內,朝內的竹頭上有四瓣丫口,用手由內到外反復斜搓。一罐茶喝下后疲備勞累頓是煙消云散,是老人和成年人的必備飲料之一。
  “木茶桶”是專為孩子準備的。茶桶高約80公分,口徑約九十公分不等,這種茶味淡,打茶時還要加人核桃、芝麻、花生等佐料,清香可口。
  這些傳統的藏民族文化在特殊環境中保留和延續著。(圖片提供 李東紅)

         

責任編輯:李杰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最新|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日本精品视频一视频高清|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色噜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亚发布|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 97在线精品视频|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