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制“中國細葉蓮瓣蘭之鄉”的藍圖 春雨過后,蘭花如潮。蘭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植株高潔典雅、花香清幽遠逸的特點,故有“國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之美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中國有些地方還被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中國特產委員會等組織授予“中國蘭花之鄉”的稱號。比如浙江的蘭溪、福建的漳州、廣東翁源等都是知名的“中國蘭花之鄉”。 作為“中國蘭花之鄉”的維西縣,在品牌林立的夾縫中,能否有一席之地,能否打造好“中國蘭花之鄉”,這將是一個艱難的歷程。之所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誠然,我們姑且不爭“中國蘭花之鄉”的美譽,姑且不論“中國蘭花之鄉”會帶來豐厚的回報和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我們可以憑借維西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豐富多彩的蘭花資源及厚實的民族文化來打造“中國細葉蓮瓣蘭的原生地”。 維西雖然地處溫帶——寒溫帶過渡性地帶,但恰恰這個過渡性地帶是三江生物基因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山多林密,山高谷深,森林覆蓋率達74.83%。氣候適宜,土壤肥沃,蘭花生長條件優越,野生蘭花資源豐富,是我國蘭花主產區之一。這樣的環境造就了細葉、多花、多色、多奇、植株多葉、耐寒力強的維西細葉蓮瓣蘭。 目前,維西境內蘭花現已有150個原生種,80余個特色名蘭,200多個新種,特別是太白素、白玉素馨蘭、高山素馨蘭、銀邊雪蘭、綠玉合瓣等名品深受蘭界人士和國內外蘭商的青睞。從上世紀90年代起,維西蘭花14次參加國內蘭花展,獲得了46枚獎牌。1990年,在廈門舉辦的中國第三屆蘭花博覽會上,維西“太白素”獲金獎。 當然,鮮明的特色是維西細葉蓮瓣蘭的生命力所在。維西細葉蓮瓣蘭與內地的交流過程中,在中國蘭花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與江、浙一帶的春蘭、蕙蘭,廣東、福建沿海等地的墨蘭、建蘭,四川的春劍等遙相呼應,使人們領略到維西細葉蓮瓣蘭藝醉人心扉的美。維西細葉蓮瓣蘭作為一種園藝花卉,以其典雅、飄逸的株葉,素雅高潔的花姿吸引大家的目光。如今,蓮瓣蘭藝的美已被人們賦予了人格化的精神內涵,成為中國蘭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由于維西細葉蓮瓣蘭發展較為緩慢,數量增加相當困難。一般一株蘭花從萌發新芽到長成壯苗,再由壯苗到開花,需要3至5年時間。因此,保護野生蓮瓣蘭有限的資源十分必要。開發利用維西細葉蓮瓣蘭的實質就是要尋找、發掘和利用蓮瓣蘭的特色,不僅應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時,還應使其原有特色更加鮮明,避免在開發后,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壞。 如何保護和利用好蘭花資源,盡最大可能地發揮蘭花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努力把維西打造成“中國細葉蓮瓣蘭之鄉”,始終是擺在我們面前嚴峻的問題。按照州委“生態立州、文化興州、產業強州、和諧安州”的要求,要緊緊圍繞維西縣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及思路,牢牢抓住大力發展生物產業這個中心,努力建立綠色經濟強縣,立足縣情,因地制宜,突出特點,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方能達到目標。一是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制定地方法規,把保護野生蘭花資源納入法制軌道,出臺系列保護與發展規劃,制定并實行嚴格的保護制度。二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愛蘭、護蘭意識,并制定優惠政策,從資金、人才、技術、土地等方面對養蘭企業給予扶持。三是加大對維西細葉蓮瓣蘭的培育和研究力度,提高其科技含量。四是辦好“香格里拉三江蘭花節”,旨在以蘭會友、以蘭促旅、以蘭招商、以蘭促蘭,從而提高維西蘭花的知名度,增強維西蘭花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作者:和云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