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扶持下,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貫徹落實,政府撥專款對松贊林寺進行多次修繕,我們祈福國家和諧穩定。”在修繕一新的噶丹·松贊林寺,克斯·洛桑確吉江參活佛這樣說。 松贊林寺始建于公元1679年,占地500畝,現有僧人800人,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多年來,政府撥專款恢復重建了松贊林寺西康大殿,建設了寺院圍墻和進出通道,對寺院的部分建筑進行了維護和修繕,松贊林寺300多年的歷史建筑特點得到完好的保存。同時,興建的門禁系統、寺門樓、寺前廣場,對拉姆央措湖進行了恢復,使湖面從原來的不到1.6萬平方米擴建到25萬多平方米。 50多年來,迪慶藏族自治州始終加強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使優秀的藏文化在尊重與繼承中得到保護。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對一些瀕危的文物單位進行搶救性維修,一大批非物質文化得到保護。 在迪慶州藏醫院,年輕的藏醫辛拉姆正為藏族老大媽看病。她說:“過去只有寺院里的活佛才掌握藏醫學,現在藏醫學為更多的人掌握,更好地為廣大藏族群眾服務。” “藏醫藥有1000多年的歷史,深受藏民族的歡迎。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迪慶州藏醫藥發展邁上了騰飛之路。”藏醫院院長祁珠曲品說。1970年,成立了藏醫組,在州醫院開設藏醫門診,1987年成立了迪慶州藏醫院,經過20多年的發展,2008年,藏醫院年門診人數達3.5萬人次,生產藏藥品種達50多個,98%實現自給自足,臨床用藥藏藥占90%,藏醫院的發展基本滿足了當地藏族群眾的需求。現在還有了藏醫本科生和研究生,全州藏醫人才達100多人。并組織藏醫專家編輯出版了《藏醫精要》和《迪慶藏藥》,為藏醫發展保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我參加工作20多年,一直在整理古藏經資料,讓珍貴的藏文化得以好好保存,是我最大的心愿。”迪慶藏族自治州藏學研究院工作人員唐新強一邊整理、歸類古藏經資料一邊說。迪慶州藏學研究院先后編輯出版了《迪慶藏文掃盲課本》、《迪慶民歌選》(藏文版)和《云南藏學論文集》等20多種系列叢書,搜集整理藏文典籍中有關香格里拉的文化、歷史、宗教等史料,建立起迪慶藏學史料檔案和電子圖書檔案。迪慶州還成立了佛學院、藏文中學,為藏文化傳承搭建平臺。 “民主改革50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傾力保護和弘揚藏族優秀傳統文化。事實證明,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迪慶州文化保護和發展繁榮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州長陳建國自豪地告訴記者。 記者 李銀發 崔仁璘(云南日報)(來源: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