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北高原上,一路向南奔流的金沙江水,突然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鎮興文村山水坪與玉龍縣石鼓鎮之間,來了個100多度的大拐彎,滔滔江水轉為向東北方向流去。由于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所以這個大江拐彎之地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灣”。 元末明初詩人丁鶴年曾為這天下奇觀寫道:“江流到此成逆轉,奔入中原壯大觀。” 還真是高山流水 “山不轉水轉”。就在這個長江第一灣之處,山巒挺拔,江水在巍巍群山間緩緩流淌,江岸平整的灘涂林木茂密。正是這一方地勢奇特的風貌,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到這里觀光。人們探究金沙江水的源遠流長,尋覓山高水長的秀美風光。而七彩太陽照耀著山川的鐘靈毓秀,春風化雨滋養出農家的豐登五谷。這方神奇的山河、宜人的風土,讓遠方的游人流連忘返。 長江第一灣,就是這般叫人著迷,又叫人琢磨不透。尤其是那丹青如畫的江水,如果用一種顏色來描述這里的滔滔江水,確實難以形容山光水色的變幻,更不足比喻心境的向往。 我第一次到長江第一灣是春天的時節。那時春風拂面,柳絮紛飛。只見水天一色的金沙江,猶如藍盈盈的彩練系在兩岸的風光田園之間。走近江岸,漫山的梯田一級高過一級,綠油油的麥苗一浪接一浪,鑲嵌其間的金色油菜花一波接一波。田邊地頭的桃花綻放嫣紅,村里村外的梨花揮舞潔白。絢麗的色彩盡在大江兩岸,與炊煙裊裊下的農舍相映成趣。此時,斜陽透過藍天白云,像追光燈照射著舞臺場景,而一道道光柱下,集中了最美的景觀。只見一群蝴蝶閃爍在光影中,當我伸出手來去捕捉,它們卻扇動著輕盈的翅膀,飛進了芬芳田園。 這般色彩斑斕的長江第一灣,還真叫我戀戀不舍,期待著與藍天碧水的再次相遇。第二年的初夏季節,我如約來到了這里。趁著天光黎明,我登上山巒遠眺,滿天朝霞映紅了長長的江水,彎彎的金沙江如飄舞的紅綢。水光接天的火紅讓我驚詫,卻又讓我欣喜萬分、浮想聯翩。我想這映紅山河的絢麗,就是那高聳入云的大旗,飄舞出長江第一灣的紅色天地。 此時,我想起了1936年4月,賀龍將軍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此地,上演了一出巧渡金沙江的大戲,英勇的紅軍渡過大江一路北上,傳奇的故事凝結了紅紅火火的信念,從此紅軍長征的精神一代代相傳。 我走到石鼓鎮紅軍長征紀念碑前,瞻仰山鄉民眾為紅軍搖櫓擺渡的塑像,激動的心情久久難以平息,火紅的色彩永不會磨滅,它裝點著熱血山河的永恒風光。 長江第一灣的神奇色彩,令人年年掛懷。去年的夏秋季節里,我背上行囊再次踏上了這方熱土。只見峰巒疊嶂的群山層林盡染,滔滔江水成了金色的波浪,水勢迅猛,滾滾不息,浩浩蕩蕩奔流在山谷之中。此時我終于明白,汛期的金沙江水,如狂暴的蛟龍,聚集了萬水千山的激情,奏唱著云水間的奔騰壯歌。而江岸上的楊柳卻像靜靜的長城,相守著纏綿不斷的滔滔巨浪、守望著豐收在望的田疇。金黃的莊稼散發著谷香,甜蜜的瓜果綴滿了枝頭,農戶人家正沉浸在人歡馬叫的季節中。 這時的我又長了見識,長江第一灣還有著高原“魚米之鄉”的美譽,它是金沙江地段的“江南水鄉”。正是這片富庶的土地,養育了一方勤勞善良的民眾,當年他們為護送紅軍過江北上,作出了無私無畏的奉獻;如今,他們在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中,一路相向而行,守護著綠水青山,奮進在豐衣足食的新時代。 于是,我為山清水秀的長江第一灣歌唱,見歡樂的魚兒暢游過江,去追趕前方虎躍金沙的風光。我為奔流不息的金沙江水歡舞,見比翼的鳥兒展翅飛翔,飛向它們溫馨幸福的窩巢。是啊,長江第一灣!它是金沙水暖的雋永故事,它是萬里江山的動人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