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編織藏毯一個月能掙到1500塊呢!”從事藏毯編織已經成為青海省平安縣拉毛措一家主要的收入來源。擁有兩千多年歷史、富含藏族文化精粹的藏毯,如今不僅是青海廣大農牧民脫貧致富的有效方式,還成為青海最鮮明的特色產業和經濟“名片”。 藏毯作為青藏高原民族傳統手工藝品,有著悠久的歷史。20世紀中期,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諾木洪地區古墓群中出土了“葦席”殘片。經考證,“葦席”殘片即為3000年前的藏毯雛形。 記者從青海省有關部門了解到,作為藏毯發源地之一,青海具有發展藏毯產業的諸多優勢,產于青海的西寧大白毛是國際地毯行業公認的最佳地毯編織原料,藏毯編織傳統技藝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更是青海發展藏毯產業的優勢。 據測算,藏毯產業出口額每增加1萬美元,就可安排16人就業。2003年,青海省政府明確了發展藏毯產業的政策導向,在大力扶持藏毯企業發展的同時,還結合扶貧工作引導藏毯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形成了統一供應原輔材料和收購半成品、統一開拓市場、統一管理、加工車間分散在不同鄉村的“三統一分散”生產模式,鼓勵農牧民投入藏毯產業,并廣泛開展技能培訓。 據青海省商務廳統計,青海省藏毯產銷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2007年,青海省藏毯生產企業發展到11家,為農牧民就近轉移提供工作崗位3.3萬個,年產藏毯達58萬平方米,完成出口創匯3275萬美元。從事織毯的農民年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 青海省還著力將省會西寧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藏毯文化中心。截至目前,西寧已連續舉辦了4屆青海藏毯國際展覽會,在國內外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青海的藏毯品種目前已經發展到15個系列84個品種、1000多個花色圖案。 如今,來自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的技師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青海的藏毯生產企業中,青海出產的高品質藏毯也日益成為歐洲和北美客商眼中的“寵兒”。(來源:新華網記者馬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