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克政府部門11日說,俄羅斯向捷克提供的石油輸出正在減少。捷克方面不愿把此事與3天前捷克與美國簽署反導雷達預警基地協定聯系起來,但有人擔心,或許俄方有意以“能源武器”向捷克示威。 減量 捷克工業和貿易部當天發表聲明說,經俄羅斯德魯日巴管道向捷克煉油廠輸送的石油量正在減少;捷克正在通過捷駐莫斯科使館向俄方詢問原因。 德魯日巴石油管道由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運營,連接俄西伯利亞油田與捷克煉油設施。捷克方面沒有說明具體減少數量,稱捷克國內的石油儲備尚能滿足95天的日常需求。 捷克外交部女發言人蘇珊娜·奧普萊塔洛娃在接受美國《紐約時報》電話采訪時,不愿把此事與美捷反導導彈協議掛鉤,“我們不想說這是否有關聯”。 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沒有對《紐約時報》的書面提問做出回應。 報復? 《紐約時報》說,盡管石油輸送減量或許純屬技術原因,捷克方面顯然會懷疑,俄方是否在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捷克方面的不滿。 捷克和美國無視俄羅斯的強烈反對,8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簽署關于美國在捷克布爾迪地區興建反導雷達預警基地的協定。根據協定,美國將在基地部署一個反導預警雷達,同時部署250名美軍士兵;美方對基地擁有指揮權和管理權。 報道說,部署在捷克的反導雷達將與美國計劃部署在波蘭和立陶宛等地的攔截導彈“聯網”。 這是美國東歐反導計劃邁出的實質性一步。俄羅斯方面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戒備。俄羅斯駐捷大使菲多托夫說,一旦美捷簽署并批準反導雷達基地協定,俄將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自己的安全。 俄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9日在日本洞爺湖八國峰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說,俄對美捷簽署反導協議“極度失望”,將對此“作出回應”。 “我們不會歇斯底里,但我們會考慮報復措施,”梅德韋杰夫當時說。 手段 俄羅斯是歐洲主要能源供應國,此前也曾動用“斷油”、“斷氣”等手段對相關國家表達不滿。2006年1月,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切斷輸往烏克蘭的管道,造成烏克蘭斷氣3天。同年下半年,立陶宛當局把一個重要煉油廠出售給非俄羅斯企業后,俄方以技術故障為由,切斷了通往那家煉油廠的管道。 《紐約時報》說,與烏克蘭相比,捷克的能源安全更脆弱。兩年前,俄羅斯減少對捷克的天然氣供應后,捷曾“嚴重受傷”。上世紀90年代,為減少對俄能源的依賴,捷耗費巨資,鋪設了一個跨國石油管道,能利用西歐石油輸送網,從中東和北海地區輸入石油。 捷克工業和貿易部說,即使俄羅斯方面切斷所有對捷能源供應,上述跨國管道能完全確保捷克能源需求。 不過,俄羅斯方面一直否認拿能源武器為外交政策服務。俄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11日說,無論是中期還是長期,俄將始終履行對外國合作方的承諾。(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