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加強俄中各領域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作為地區乃至全球穩定的基本組成部分 ![]() 俄羅斯聯邦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 新華社發 7月15日,俄羅斯總統網站全文公布了梅德韋杰夫總統批準的《俄聯邦對外政策構想》,全面系統闡述了國家對外政策的內容、原則和基本方向。此間輿論認為,梅德韋杰夫在就任總統兩個多月后推出新的對外政策構想,不僅表明俄對外政策仍將保持“連續性和可預見性”,同時也為國際社會關注的俄外交政策走向勾勒出清晰的輪廓。 根據梅德韋杰夫簽署的對外政策新構想,俄羅斯奉行公開、可預見和務實的對外政策,其主要目的是確保國家安全,捍衛和加強主權及領土完整,提高俄羅斯的國際威望,為俄羅斯現代化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促進建立公正和民主的全球進程,在國際法的基礎上集體解決國際問題,構建同鄰國的睦鄰關系,消除并防止出現緊張局勢和沖突。構想同時指出,單邊行動戰略破壞國際局勢穩定、挑起緊張局勢和軍備競賽、加深國家間矛盾、制造民族和宗教糾紛,對其他國家的安全構成威脅,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動用武力勢必破壞國際法基礎,導致沖突地區范圍擴大。 新構想在對外關系方面特別強調:發展同獨聯體國家的雙邊和多邊關系是俄對外政策的優先發展方向,俄將積極促進和平解決獨聯體地區沖突,同每個獨聯體成員國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和考慮彼此利益的基礎上建立友好關系;俄對亞洲外交政策的重點是發展與中國和印度的友好關系,在對國際關鍵問題的原則性態度相吻合的基礎上,加強俄中各領域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并將這一關系作為地區乃至全球穩定的基本組成部分;俄同美國具有巨大的互利合作潛力,對全球戰略穩定及國際局勢具有關鍵性影響,俄希望與美國有效利用現有協作機制;俄對歐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公開和民主的全地區集體安全與合作系統,主張通過確保俄羅斯、歐盟和美國平等協作的途徑來實現歐洲沒有分界線的真正統一;俄對北約東擴計劃及其軍事設施靠近俄邊界的做法持否定態度,認為這些做法破壞了平等安全原則,導致歐洲出現新的分界線。 分析人士認為,制定新的對外政策構想是俄羅斯為適應國際形勢變化、應對各種新挑戰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在俄前總統普京執政的8年時間里,俄羅斯將提升經濟競爭力作為在國際社會立足的基礎,國家經濟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綜合國力迅速回升,不僅增強了經濟決策獨立性,也使俄在對外交往中底氣十足。普京去年在第四十三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措辭嚴厲地抨擊美國單邊主義、濫用武力、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以及北約東擴被認為是俄羅斯在國際舞臺重新找回自信的重要標志。相比之下,普京執政初期制定的對外政策構想顯然難以適應國際形勢和俄國際地位發生的變化。 俄羅斯近年來強調把追求、力保大國地位與其外交政策緊密相聯,力求在國際舞臺承擔起與自身地位、實力相適應的大國責任,這一思想在其新版的對外政策構想中得到了清晰體現,同時也與遏制美國單邊主義政策的目標相一致。輿論注意到,俄總統梅德韋杰夫15日當天在會見俄駐外使節代表時強調,俄羅斯和美國對維護世界穩定負有責任,俄方對美方破壞戰略安全基礎的行為感到不滿,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只會令事態復雜化”,俄將不得不采取應對措施。可以看出,“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不僅在俄對外政策構想中得到體現,在應對國家面臨威脅的措施中也將得到落實。(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