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6月1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參加在首都東京舉行的日本國會參議院全體會議。日本國會參議院在11日下午舉行的全體會議上通過了針對首相福田康夫的問責決議案。這是日本參議院首次通過對首相的問責決議案。 新華社/法新 7月的G8會議結束不久,日本政壇便傳聞首相福田將改組內閣。今年年初這樣的傳聞也曾發生過,新內閣的猜測名單甚至已躍然媒體,結果卻未行其事,但應該說,此次內閣改組的可能性大得多。 與以往的自民黨內閣相比,福田內閣而今所處局面的重要特點在于:日本政壇分裂為二,自民黨領先于眾議院,民主黨擁眾于參議院,本已累積如山的難題陳案,因不斷遭遇民主黨狙擊,變得更難以解決,成立時支持率達到60%以上的福田內閣,其后一直在低支持率下運行。這種情況,更刺激了民主黨的奪權欲望。 民主黨曾想在7月G8會議前要求福田解散議會、舉行大選。但其時,希望通過主辦G8會議提升國際地位,是日本上下的主流要求,加之,民主黨在選舉經費籌集等方面還沒有做好準備。因此,上述要求,主要是造勢而已。 G8會議后,情況不同了。福田內閣賴以吸引廣大民眾視線的話題沒有了,而民主黨在選舉經費籌集等方面已有進展。民主黨加強了“逼宮”活動。據日本媒體近期進行的輿論調查,支持建立“以民主黨為中心”的政權者,上升4.9個百分點,達45.3%;支持建立“以自民黨為中心”的政權者,下降3.9個百分點,為31.2%。 面臨這種形勢,福田內閣如果不動點真格,不但自身可能下臺,自民黨也將成為在野黨。 福田內閣目前面對的難題主要有:其一,政府形象欠佳。如接二連三發生防衛省前政務次官守屋武昌受賄丑聞、日本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艦撞沉漁船、財務省官員集體強奸事件等。而且,本屆內閣成立時,上屆內閣的17名成員中,僅有4人變動,被視為缺乏“福田色彩”的內閣。其二,社會保障漏洞百出。如養老金記錄丟失、75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醫療保險不周等。其三,經濟復蘇受阻。福田內閣執政基礎來自黨內派系平衡,他雖然主張繼續改革,但受各方力量制約,在排除干擾,推進結構改革,提高經濟增長率方面,顯得較為乏力。在過去的幾年中,日本實際經濟增長率達到2%以上,但是,近期的增長率卻停留在平均超過1%的水平。為解決這些難題,福田內閣煞費苦心,制訂了不少對應方案。例如,關于退休金、醫療、老年人看護等方面的改革方案,已形成最終報告;公務員制度改革、稅制改革正在加速進行。據說,福田希望在秋天臨時國會召開時,能給人新體制降臨的感覺。 要給人新體制降臨的感覺,推出新方案固然重要,但方案畢竟要人實施,內閣改組問題自然浮出水面。改組之利在于,一則可去除若干聲名不佳的閣員,改善內閣形象;二則能排除同床異夢者,加強內閣協調;三則有助準備接班者,以在福田后保住自民黨執政黨地位;四則有利添加“福田色彩”,增強首相魅力。改組之弊主要在于,可能破壞自民黨內部乃至自民黨與公明黨之間形成的平衡,甚至導致福田內閣顛覆。權衡利弊,應該說利大于弊。 鑒于上述原因,自民黨內希望福田內閣及時改組的聲音在增強。據說,福田有在臨時國會召集之前,也即7月下旬或8月初改組內閣的考慮。 日本憲法規定:“內閣總理大臣任命國務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可任意罷免國務大臣”。看上去,日本首相在內閣成員的任免上,生殺予奪,大權獨攬。但此權力的使用,受到各種力量制約,特別像福田這樣以黨內派系平衡為執政基礎的首相,受到的制約更大。 因此,福田處理這個問題的態度相當謹慎。他與前首相森喜朗及小泉交換了意見。森喜朗支持福田盡快改組內閣。小泉卻表示:“(內閣)改造確實也很難,新的閣僚就一定能夠得到國民的支持嗎?首相的權力說到底無非是提前選舉和人事權,要是失敗的話,(福田)就只能下去了。”顯示的似乎是牽制的姿態。 改組難,不改組也難。“與其不做而后悔,不如做了再后悔”,福田會這樣考慮嗎?他正面臨重要選擇。(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