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9日從商務部獲悉:原定于7月27日結束的世界貿易組織(WTO)主要成員部長級會議已延期繼續舉行。在過去幾天的談判中,中國代表團堅持原則,顧全大局,認真務實,多次在談判的關鍵時刻發揮建設性作用,得到廣大成員和WTO秘書處的高度贊賞。 自7月21日WTO主要成員部長級會議在日內瓦召開以來,30多個 成員的部長圍繞多哈談判農業和非農的核心問題連續進行緊張談判,推動達成農業和非農模式協議。由于各方立場僵持不下,談判一度陷入僵局。 7月23日起,WTO總干事拉米邀請中國、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7個成員的部長舉行小范圍磋商,但仍未取得突破,拉米請各方選擇是繼續談判還是宣布談判破裂。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呼吁各方,特別是主要發達成員承擔起責任,繼續努力,尋找各方可接受的中間方案。中方的表態獲得了其他成員部長呼應。隨后幾天,談判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但在農業特殊保障機制和工業品的部門減讓問題上,各方分歧仍然嚴重。 在7月28日的會議上,針對一些主要發達國家關于中國堅持部分敏感農產品關稅免予削減和反對強制性工業品部門自由化的立場、對多哈回合談判造成障礙的言論,中國代表團表示,這些指責是毫無根據的。 陳德銘指出,主要發達成員是本輪談判最大的受益方,保留了很大的農業補貼空間,他們應對發展中國家的核心關注給予充分的理解,不應為這些問題的解決設置障礙。 關于部門自由化問題,陳德銘表示,應遵循各方達成的自愿參加的原則,并選擇那些對發展中國家有出口利益的部門,體現多哈談判是發展回合的精神。印度、印度尼西亞、委內瑞拉、沙特阿拉伯、毛里求斯等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對中國上述立場表示支持。 歐盟貿易委員彼得·曼德爾森29日敦促美國和印度各讓一步,以避免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破裂。 曼德爾森當天在抵達世貿組織總部繼續出席部長級會議時對新聞界說,如果與會成員想達成協議,各方必須考慮清楚失敗的后果。 曼德爾森敦促美國和印度各讓一步并互相妥協,以推動陷入困境的談判。他強調,妥協必須來自雙方,如果雙方沒有妥協的意愿,那么盡早完成多哈回合談判的努力極有可能失敗。 然而,持續一周多的談判28日再度因為美國和印度在農業特殊保障機制問題上的對立而陷入僵局。根據這一機制,發展中成員可在農產品進口激增40%的情況下,采取提高關稅等特殊保障措施來保護本國農業免受沖擊。印度希望能放寬動用這一機制的下限,但遭到了美國的反對。 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長馮慧蘭也已表示,盡管尚未解決的問題相當復雜,但多哈回合談判從來沒有走得這么遠,鑒于已經取得的共識,達成協議并不遙遠。(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