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工程實施8年來, 香格里拉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8.6萬畝,其中荒山荒地造林 12.6萬畝,退耕地 6萬畝,項目惠及全縣95432人,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日益凸現。退耕還林工程區的各類林木以及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把昔日的荒山荒坡染出了片片翠綠,散發出勃勃生機。 實施退耕還林前,三壩鄉、虎跳峽鎮的許多農戶力沒少出,收成卻一年不如一年。如今這一情況已成為歷史。退耕還林農戶說:“實施退耕還林,政府給錢、給糧,每年每畝還林地還可以享受到200多元的補助,黨的政策扎實好啊!”8年來,香格里拉縣每年投入1500多萬元退耕還林資金,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實施。 退耕還林不僅使農民得到了實惠,還促進了香格里拉縣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如今,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4.99%。為實施好工程,香格里拉縣林業局堅持生態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并舉,在加強分析退耕還林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及困難的同時,深入基層為退耕農戶服務,從抓工程質量、抓后續發展、抓科學營林、抓社會監督、抓社會信訪工作、抓資金管理等環節入手,搞好“回頭看”工作,確保實現“退一片、造一片、成一片”的目標。在沒有退耕還林工程指標的情況下,將工作重點放在對往年退耕地的補植補造、提高造林地保存率上,并安排林業技術人員實行分鄉鎮包干制,對全縣2003年度2.3萬畝退耕還林地依法進行登記核發林權,讓退耕農戶吃上了“定心丸”。今年香格里拉縣林業局還為虎跳峽鎮等地提供了20多萬株苗木實施補植補種,由于措施有力,如今,在項目實施較早的區域,退耕地已變成了茂密的森林,林木保存率達80%以上。 退耕還林工程不僅要退出一片藍天碧水,還要退出一片產業化生產基地。香格里拉縣在退耕還林中堅持走生態建設產業化路子,加快發展和壯大特色經濟林產業,大力提高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在保證生態效益的前提下提高經濟效益,充分發揮林業生態功能,兼顧經濟功能,努力實現生態與產業“雙贏”的目標,退耕還林真正實現了生態富民?;⑻鴯{鎮金星村山高坡陡,自2001年實施退耕還林以來,近2000畝的退耕地種上了核桃、花椒等立體配置的經濟作物。截至目前,全縣退耕地中近一半已經種上了經濟林,并成為了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記者 和金蓮 通訊員 元正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