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神童"張炘煬北工大報到 成中國最小研究生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08-09-03 09:16:17

  核心提示:今年夏天,13歲的張炘煬通過北工大碩士研究生的復試,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研究生。而在2005年,10歲的張炘煬以510分的成績考入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是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

????9月2日,來北京工業大學報到的張炘煬往宿舍搬運床墊。



9月2日,張炘煬(右一)在北京工業大學學生食堂用餐。 新華社發(趙建偉 攝) ????

  這是只有10歲的張炘煬和父母從河北省廊坊市趕到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正式開始了大學生活(2005年8月27日攝)。新華社發(趙建偉/攝)

  2005年,10歲的張炘煬以510分的成績考入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今年夏天,13歲的張炘煬通過北工大碩士研究生的復試,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研究生,再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昨天,張炘煬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北工大數理學院報到。與大學期間一樣,張炘煬將在父親張會祥的陪讀下,走過3年或者更短的研究生生活。

  “神童”不怵閃光燈

  昨天上午9點,張炘煬和父母出現在北工大數理學院新生報到臺前時,立即引起一陣轟動,等候已久的記者迅速上前,閃光燈對著張炘煬閃個不停。負責迎新的幾個學生也拿出相機,邊拍照邊感嘆:“這就是我們的小師弟啊!”而張炘煬對此似乎早已習慣,頭都不抬一下,繼續低頭辦理報到手續,領取相關表格。

  皮膚白凈,眼睛不大,嘴巴小小,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1米72的個頭從背后看如同成年人,但年少的臉龐卻泄露出他的年齡。這就是13歲的張炘煬給人的第一印象。

  張炘煬是遼寧盤錦市盤山縣人,其父張會祥是當地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張炘煬只用兩年就讀完小學,高一高二接連跳級。10歲時他考上大學后,張會祥干脆放下工作全程陪讀。當教師的母親吳慧娟為了照顧兒子,也申請將工作調到河北廊坊。

  在兒子辦手續時,張會祥放下行李,熱情地回答著記者的各種問題。他們的行李非常簡單,兩個舊編織袋里只有兩床棉被和一些衣物。張會祥說,6點他們就從廊坊出發了,“本來準備坐大巴到學校,等了半天沒來,怕耽誤孩子報到,我們就打了個車,花了80元。”似乎認為打車有些浪費,張會祥補充說,“要是坐大巴每人只要十幾元”。來源:京華時報

  見導師不愛打招呼

  張炘煬辦理報到手續時,他的導師——北工大數理學院副院長程曹宗正好在旁邊。吳慧娟趕緊叫兒子:“那是程老師嗎?炘煬,趕緊叫老師!”而剛辦完手續的張炘煬卻扭頭走了,邊走邊回答:“都認識了,沒必要打招呼,再說以后多的是機會!”吳慧娟只能無奈地搖頭,對孩子父親“抱怨”起來:“你看看這孩子!一點都不像話!”

  當張炘煬去交學費、辦飯卡和學生證時,吳慧娟還是緊跟著他,不放心他一個人辦理。由于報到大廳內人很多,當負責老師要求只讓學生本人進去時,吳慧娟趕緊“求情”:“讓我跟孩子一道吧,他才13歲呢,太小了。”相對于吳慧娟對兒子的緊張,張會祥則“放心”得很,一直站在大廳外跟記者聊天。

  張會祥說,之前電匯學費時,不知什么原因沒能匯成功,所以只好現場交。6000多元的學費對于張家并不是小數目,“不過炘煬不贊成我們辦助學貸款什么的。”他表示,孩子雖然學習不錯,但也有很多不足。“尤其是不愛跟人打招呼,大學時他就老不叫老師,我們在家教育他好多次了,他就是不聽。”張會祥說,以后孩子稍微大點可能會懂事些。

  父子同住博士宿舍

  昨天,張炘煬和爸爸入住博士生5號樓雙人宿舍,并沒有和同學一起住進碩士生宿舍。張會祥說,兒子考研之前,他就特意找北工大研究生招生部門的負責人談過,希望學校能為兒子安排一間單獨宿舍,畢竟兒子年齡小需要他陪讀。得到校方的肯定后,張會祥才放心地讓兒子報考北工大。

  由于帶來的床墊有些薄,吳慧娟叫上兒子一起出去買床墊和暖瓶。東西買到后,張炘煬趕緊一只手夾起一床厚床墊,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只讓媽媽拎暖瓶。看到兒子對自己的細心“照顧”,吳慧娟很是甜蜜地笑了。

  對于自己的住處,張炘煬表示“很不錯”。他向父親提出希望能買個電視,“黑白的也行”,但立即遭到張會祥的否定。媽媽吳慧娟也趕緊勸兒子:“不行,你自制力太差,只知道看電視怎么辦呢?”張炘煬隨即沉默了。

  張會祥說,兒子讀大學時看到同學有手機、電腦、MP4、數碼相機,也提出要買,但他們沒同意。考上研究生后的這個暑假,張會祥在廊坊給兒子買了手機、電腦和MP4,一共花了近8000元。“兒子非要買個2000多元的手機,好說歹說才同意買個1000多元的。”張會祥說,這次來北京,并沒有把電腦帶來,“怕他沉迷游戲”。

  學校說法

  希望把他培養好

  北工大研究生部主任吳斌介紹,張炘煬的研究生考試成績為334分,屬于正常范圍。復試時,老師們對炘煬的印象還不錯,“雖然他年紀小,但已按一個真正大學生的步調在走了”。考慮到他的特殊情況,學校為他專門安排了博士生樓作為宿舍。為對張炘煬進行更好的培養,學校還安排數理學院副院長程曹宗作為他的導師。

  吳主任說,張炘煬的天賦確實很好,但需要因材施教,把他的優勢最大地發揮出來,未來才可能走得更遠。吳主任也對張炘煬人際交流方面的能力表示了擔憂:“學校會與他的父親進行溝通,希望以后能逐漸對孩子放開。我們希望能把孩子培養得更好。”

  對于以前張炘煬在學習中經常跳級的情況,吳主任表示,此前學校也有非常優秀的碩士生提前半年畢業,但人數非常少,張炘煬可根據自身情況提出提前畢業申請。同時,張炘煬也可申請碩博連讀,5年后便可博士畢業,但學校將在一年半的碩士學習后對其進行綜合測評,合格的話才可被批準碩博連讀。來源:京華時報

  對話·張炘煬

  “我不知道什么叫挫折”

  記者:為什么報考北工大數學系?

  張炘煬:我是根據自己的實力報的這個學校。我喜歡數學,我爸讓我報法律我沒同意,自己報了數學系。

  記者:大學有什么收獲?

  張炘煬:學了些東西的事就不提了,最主要的是認識了一些同學,鍛煉了身體。

  記者:有沒有對女生產生過好感?

  張炘煬:有是有,但都比我大,不太現實。還是男生在一起方便,能一起鍛煉。

  記者:暑假都做什么了?
  張炘煬:回盤錦老家呆了20多天,在家天天看電視,還有就是睡懶覺、看課外書。

  記者:你媽媽說你小時候不愛吃肉,認為吃肉是殺生?

  張炘煬:現在我吃了。因為如果我不吃肉我就會營養不良,會生病。

  記者:神童這個光環讓你有壓力嗎?

  張炘煬:我不覺得自己是神童,也沒有什么壓力。

  記者:你覺得自己成功嗎?

  張炘煬:我不覺得,我跳級跳得多,其實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學到。

  記者:你認為什么叫成功?

  張炘煬:我有一段時間特別愛看《奮斗》,很喜歡里面的主人公陸濤,他人長得帥又有錢, 我以前覺得他這算是成功。現在我覺得這只是另一種成功吧,我對成功的定義是達到自己的目的。

  記者:你遇到過挫折嗎?

  張炘煬:挫折?(愣了愣,想了一會兒)我不知道什么叫挫折。(又想了一會兒)其實我遇到的挫折不比別人少。

  記者:比如說呢?

  張炘煬:(撓了撓頭)想不起來了。

  記者:對以后有什么規劃?

  張炘煬:肯定是要讀博的,出不出國到時候再說。

  記者:讀博會讀哪個學校?

  張炘煬:不知道。北大?清華?哪個牛就考哪個唄!

  對話·張會祥

  “希望他能找個穩定的工作”

  記者:你對孩子有什么特別的培養方法嗎?

  張會祥: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教育,主要是培養他自學、預習的能力。他兩歲時,我們發現他記憶力很好,就教他認字。上學前,他已經認識了2000多個字。

  記者:為什么讓他接連跳級?

  張會祥:其實最開始沒想讓他跳那么快。第一次讓他跳級是因為我覺得小學沒必要花6年時間,我最開始打算的是讓他提前進中學,這樣即使考不了好學校,也可以仗著年齡優勢再復讀。但后來發現他學得特別快,這才開始不停地跳級。

  記者:高考后,為什么不讓他復讀,考個更好的學校?

  張會祥:那時候我想法又變了,再復讀會給孩子增加壓力。再說他可以把大學當成高中讀,把研究生當成本科讀,他的優勢就在于年齡小,以后還可以再往上考。

  記者:孩子上研究生,你仍然選擇陪讀,為什么呢?

  張會祥:主要是孩子太小,我陪讀一是為他的安全考慮,另外一個就是要督促他學習。炘煬的自制能力特別差,如果我不管他他就只顧玩,完全不管學習。

  記者:大學時就這樣嗎?張會祥:對,大一下學期,我放松了監督,結果他好幾門考試差點不及格。

  記者:讀研有你陪著他,以后你不在身邊,你不擔心他會更加沒有自制力嗎?

  張會祥:以后孩子就大了,自然就能克制自己了。

  記者:孩子上大學時,很多人認為他會退學,你知道嗎?

  張會祥:知道。廈門有個教授專門寫信給天津工程師范學院,說孩子過不了兩年肯定會退學。不過這事是在炘煬考上研究生后我才知道的。他考上研后,學校領導才拿出這封信來給我看,但我最終還是沒看,只是聽老師說了下。網上的那些質疑,我也從來不關心。

  記者:我發現很多言論都說,孩子現在讀書雖然厲害,以后總會不行,你覺得呢?

  張會祥:(很激動)什么叫行?什么叫不行?說孩子知識掌握不行?該學的孩子也都學了,他也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上的,只是凈抓了精華部分,不是面面俱到。說孩子生活能力不行?他的自理能力強得很。我陪讀不是照顧他的生活,主要是管學習。上大學時,我只給他洗大件衣服。

  記者:孩子上研了,你認為你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成功了?

  張會祥:我也沒認為這是成功,任何人成長學習的模式都不是固定的。我只是讓他走了捷徑,這種學習方式可能特別適合考試。

  記者:只有孩子的媽媽在工作,家里的經濟能支撐嗎?

  張會祥:當地政府對我特別支持,我原來的工作并沒有辭掉,現在還領著工資的。早幾年我還出過一本關于炘煬教育方式的書,經濟方面目前也能撐得過去。

  記者:你希望他讀博還是出國?

  張會祥:讀博吧,畢竟他年齡太小了,出國有很多不便。讀博我就不會再陪讀了。

  記者:對孩子有什么期望?

  張會祥:我只是希望他能找個穩定的工作,生活過得幸福快樂。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李杰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老司机免费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香蕉|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99视频精品草莓免视看|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久九九久福利精品视频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xxx电影| 九九免费久久这里有精品23|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