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11時25分,我國首個環境衛星“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星(簡稱環境一號A、B衛星)在山西太原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50分鐘后,用于發射該衛星的運載火箭“長征二號丙SMA”的震流罩殘骸墜落我市酉陽黑水鎮境內,經過搜救組搜尋,無任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這是記者從酉陽縣政府應急辦獲得的消息。 震流罩殘骸墜落酉陽 山西太原航天發射中心發送“環境一號”衛星的運載火箭震流罩殘骸將會墜落在酉陽黑水鎮境內!前日,這一緊急通知讓酉陽縣政府、縣公安局、縣人武部、縣安監局“沸騰”起來,各方人員緊急設立臨時指揮所后,撤離到不同方位,觀看天空的動靜。 12點10分左右,酉陽的天空中出現一束光亮,并迅速從頭頂的一端滑向另一端。很快,伴隨著“轟”聲的巨響,以及映紅半邊天的火光,火箭震流罩殘骸著地。此刻,時間為12時15分。 無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雖然光亮四射,但殘骸究竟落在哪個位置?經過4個多小時的搜尋,搜救組最終在黑水鎮坪地壩村一山頂上及寶劍村六組老學校處將四塊殘骸發現,并迅速做好群眾疏散和現場警戒工作,配合相關部門開展震流罩殘骸回收工作。 下午17點40分,回收工作順利完成。據縣公安局政工監督室一工作人員表示,此次火箭震流罩殘骸墜落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系全新的民用衛星 據了解,這次在太原發射的環境一號A、B衛星采取“一箭雙星”的形式發射,是我國首個以災害和環境監測為主要用途的衛星監測體系,也是繼氣象、海洋、國土資源衛星之后的一個全新的民用衛星。 環境一號A、B星是我國“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的光學衛星,衛星入軌工作后,可獲取高時間分辨率、中等空間分辨率的對地觀測數據,對我國大部分地區可實現每天一次重復觀測,這將大大緩解我國目前對地觀測數據緊缺局面,提高我國環境生態變化、自然災害發生和發展過程監測的能力。 衛星數據不僅能為環境與減災業務運行系統提供重要保障,還將成為很多部門日常業務的重要數據源。基于環境衛星數據建立的環境與減災應用系統,對推動遙感衛星業務服務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來源:重慶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