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神舟七號飛船與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垂直裝配廠房進行對接。新華社發(秦憲安 攝) 昨晚,神七進行發射前最后一場全區綜合演練。當晚6點開始的合練,歷時3個多小時,合練結果表明,各系統組織指揮暢通,技術狀態、參試設備狀態良好。演練結束后,所有技術狀態全部“凍結”,等待執行發射任務。 -加電檢查 緊急關機考驗點火應急能力 昨天上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區進行了負8小時之前的最后一次加電檢查,這也是繼前天飛船火箭系統分別進行加電檢查后,飛船火箭聯合進行的一次全面體檢。 當天上午9點27分,發射區緊急關機功能檢查正式開始,在距離發射塔架最近的指揮大廳里,記者看到,所有工作人員各就各位,火箭、飛船等七大系統的負責人也出現在這里,全程參與檢查工作。發射區緊急關機檢查是對火箭點火后進行的一次各系統狀態的功能檢查,主要是考驗火箭點火后,如果出現故障的應急處理能力,它也是昨天加電檢測的主要內容之一。 加電檢查結束后,在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統一指揮組織下,酒泉衛星發射場及各測控點等系統進行全區合練,抵達酒泉的航天員參加合練。 -模擬演練 合練按照發射實時情況進行 合練于昨晚6點開始,歷時3個多小時。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崔吉俊介紹,此次演練,神七的火箭、飛船、發射場等七大系統全部參加,除不進行點火、航天員不進艙外,均按發射的實時情況進行演練,是參試測控通信系統最多、最全、最貼近實戰的一次綜合模擬演練,也是神七發射前最后一次綜合模擬演練。 “東風飛行正常”,“青島跟蹤正常”……當晚6點17分,在發射場指控中心,模擬演練正常進行。在指控中心,大屏幕被分成4塊,分別顯示著發射塔架圖像、測控數據、飛船運行的模擬動畫等畫面。 據了解,正式點火前,飛船要進行計算機理論彈道檢查、起飛信號檢查以及多次的綜合信息檢查。 崔吉俊表示,演練結束后,所有技術狀態全部“凍結”,等待執行發射任務。 相關新聞: [訪談·對話] 新華網酒泉9月22日電(記者徐壯志、李宣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陸晉榮2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針對神七任務的特點,發射場系統進行了4個方面的較大改造,以進一步提高發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選擇發射時間有幾個考慮,第一、不能沖突奧運會。第二、10月份我們國家一般事情比較多,我們也想錯開一下。第三、根據計算,我們把發射時間定在大概晚上9點10分左右,出艙在陽照面,返回大概在下午5點40分,天還不太黑,下傳的圖像會更清楚,也能保證航天員更加安全。 馬興瑞:我們實現了新老航天技術人員的更替。如嫦娥一號隊伍,確實有大量的35歲的專家。參加本次發射的,我印象中平均年齡也沒有超過40歲。 “載人航天用“驚險絕倫”來描述,有道理。神七和以前相比,增加了難度,增加了風險,也增加了挑戰” 神七飛天時將首次釋放小衛星,有外媒報道稱,這顆伴飛小衛星具備了攻擊和捕捉其它國家衛星的能力。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陸晉榮昨日對此進行了駁斥,他說,神七放飛的小衛星只是用來記錄航天員出艙過程,并不具攻擊性,所謂捕獲其它衛星之說純屬謠傳。(來源: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