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不少成都市民選擇購買帳篷、睡袋、充氣床墊等物品外出避震。蜀山行戶外用品店老板劉值每從中看到了“商機”。她先是騙取到紅十字會出具的證明,隨后又冒用紅十字會名義,通過“抗震救災物資專列”從外地運回帳篷、睡袋等物品用于經營獲利。10月20日,錦江區法院以非法經 營罪判處劉值每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100萬元。 謊稱捐贈 從紅十字會騙來證明 今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等地發生強烈地震。成都市民為外出避震,紛紛購買帳篷、睡袋、充氣床墊等物品。由于鐵路運輸部門優先運輸救災物資,成都市場上的帳篷、睡袋等物品一時脫銷。地震發生后短短一天內,蜀山行戶外用品經營店的庫存帳篷幾乎售罄。蜀山行老板劉值每從中看到了“商機”,她開始動起了腦筋。 5月14日,劉值每來到成都市錦江區紅十字會,謊稱要給災區捐贈救災物資,騙取了紅十字會出具的兩份運送救災物資證明。第二天,劉值每又謊稱其中一份證明過期,委托朋友黃某到紅十字會重新開具證明。就這樣,她又騙到一張證明。 撕下標簽 大肆銷售賑災物品 很快,這些貨物通過賑災綠色運輸通道運抵成都。劉值每安排前夫黃強簽收貼有“賑災帳篷”“救災物資”標記的部分貨物,然后將貨物送到蜀山行戶外用品經營店。貨物到店后,劉值每安排店員將帳篷、睡袋等貨物包裝箱上粘貼的“賑災帳篷”“救災物資”標記撕掉,然后大肆銷售。東窗事發后,劉值每落網。據檢方指控,其經營額達80余萬元。 錦江區法院認為,劉值每的行為已構成非法經營罪,遂作出上述判決。(來源:成都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