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統計監測報告認為,2007年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達到72.9%。預計到2020年,我國完全可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臨汾趙康鎮三櫻椒產銷兩旺 (資料圖片) 報告稱,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從2000年的59.3%提升到2007年的72.9%,平均每年增加1.95個百分點。2007年全國人均GDP達到18934元,比2000年的7858元增長1.4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9.5%。 報告顯示,與2000年相比,我國2007年的基尼系數由0.412擴大至0.458,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85擴大至3.55;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系數由68.7%減小到62.6%;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3.1個百分點,農村下降6.0個百分點。 分區域來看,2007年,東部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為81.3%,東北地區為74.8%,中部地區為70.3%,西部地區為64.6%。東部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較高,提升幅度較快,而且各個監測指標發展較為均衡,有望在2012年左右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間分別為2015年、2017年和2023年。 報告顯示,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較為顯著。東部和東北地區優勢很大,中、西部地區較為滯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成指標中,2007年,東部和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指標實現程度分別達到了79.4%和71.9%,而中、西部地區分別達到55.2%和53.8%,相當于東部和東北地區2000年的水平。(來源: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