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云南省把解決好農村基層特別是邊遠地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放在突出位置,基本實現了在每個行政村范圍內都有一個村衛生所的目標,使長期以來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得到了根本改善,廣大農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去年全省參合農民3222萬人,參合率達89.77%,較上年提高了3.63%。為使農民群眾更好地受益于新農合,全省新農合的籌資水平提高到了人均90元,參合農民只要按照人均10元的標準繳納個人參合資金,中央和地方財政對參合農民的補助標準由原來的人均40元提高到80元。去年,全省新農合共籌資29億余元,對參與群眾補償資金達19.24億元,并對全省218.37萬特困群眾參合資金給予了全額補助,對參合農民每人每年的醫療報銷的封頂線由3000至8000元提高到了15000至20000元,參合農民在縣內就診實現了“一證通”,全省共有5934萬人次得到了門診和住院費用的減免補償。全省還在各縣區全面推行了藥品“統一競價采購、統一配送”的“宣威模式”,實現了中標藥品的零售價格不高于市場同類藥品的零售價,城鄉醫療機構同質同價,使藥品價格的綜合降幅達到24%。 目前,云南省已全面建立起了農村三級衛生服務與保障網,僅在全省鄉鎮一級就擁有了1399個衛生院,擁有床位2.8萬張,醫務人員2.5萬人;擁有村衛生室13000余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3.5萬人。云南省還全面實施了萬名醫師對口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在全省二級以下醫療機構采取分片包干的辦法,下派1300多名醫技人員到貧困縣的鄉鎮衛生院長期開展對口支援;啟動了大規模的對鄉鎮醫務人員和村醫生的在崗培訓計劃。 (來源:云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