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區的山林中,幾十只滇金絲猴在樹叢里陸續出現,黑白分明的毛,面部表情清晰可見。見到人,它們好奇地張望了幾秒鐘,然后大搖大擺地到山坡上享受自己的“美食”——松蘿。 和鑫明是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維西管理分局的工作人員,他笑著對記者說,“現在你相信了吧,用手機就能拍到滇金絲猴,這可不是我吹出來的。要是在5年前,想拍一張滇金絲猴的近距離照片,幾乎不可能。因為它們警覺性很高,一見到人就會溜走。”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一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是地球上與人類相貌最相近的猴類,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最為瀕危的物種,與大熊貓一樣被稱為中國的“國寶”。滇金絲猴如今僅天然分布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德欽等縣和西藏自治區的芒康縣等地的高山森林之中,現存總數量約2000只。 維西縣薩馬閣林區的響鼓箐是滇金絲猴主要的活動地。“近幾年,這里的滇金絲猴群不斷‘添丁增口’,每年大約增加30到40只。它們還經常來到塔城鎮政府背后的山腳下嬉鬧,我一周有四五天可以近距離看到它們。”和鑫明說。 地處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現有面積最大的以保護滇金絲猴及其生存環境為目的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生存有全世界60%以上的滇金絲猴。據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謝紅芳介紹,由于生存環境不斷改善、偷獵現象基本杜絕,加上保護工作的有效推進,如今保護區內滇金絲猴的數量不斷增多,種群出現恢復性增長,從1983年建區時的500余只增加到1300只左右。 現在國家每年撥出專款,由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配備專人對滇金絲猴進行管護及投食。當地群眾也義務組成巡山隊,定期巡山,見到有傷病掉隊的滇金絲猴,就會將它們送到保護區管理局進行救治。保護區還成立了滇金絲猴國際研究中心,為保護滇金絲猴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和研究平臺。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攝 (來源:新華網云南頻道) |